再不就是干脆不跟自己正面战斗,就利用骑兵的机动性骚扰引诱自己,然后大部队直接绕后一波偷家,土长城那块根本就挡不住大军,自己这时候不得不回去救援,因为自己的粮道就在这边。背后是骚扰着的轻骑,前面是以逸待劳蹲守自己大军,自己就很被动。</br>
而更多的局面是,自己压根就找不到沈杏白的部队所在,看着是几十万人,光是这个数字就能吓倒不少人,可这四十万人放在上百公里纵深的草原上,就没有那么好用了。</br>
这时候沈杏白的操作就是拖时间,自己这边越是深入,粮食在路途中消耗的就越多,自己大军所要受到埋伏的风险就越大,在他们之前的推演结果中,自己不是无功而返,就是被劫掠粮道之后被破的决战,然后全军覆没。</br>
输的那几次,都不是输在了正面的战斗力上,而是从战略的层面上就被击溃了。</br>
但是他们二十多次的模拟中,他有两次跟沈杏白打的有来有回。</br>
一次,是沈杏白主动来攻三堡防线,被自己拖住,从长城处完成了合围。</br>
虽然完成了包围,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诱饵的部队溃败太多,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最终被沈杏白突围撤走。</br>
而结果上来看,双方互有死伤,他没有占到自己的便宜,还险些有了覆灭的风险。</br>
第二次的,就有些运气的成分在了。</br>
自己和沈杏白的大军撞在了一起,这时候谁先撤退谁就要被追击,双方默契之下同时准备佯攻撤退,打着打着就上头了,展开了近似决战的战斗。</br>
事后他发现,这不是巧合,而是因为一个关键的地点,白草津渡口。</br>
这里是凌阳城玉带河的上游。</br>
一旦控制了这里,在战略的态势上,对整个凌阳城防线北部就有了主动权。</br>
无论是沿着北部绕过长城进入山脉区域,或是控制水源打消耗战,都占据了主动,这才是沈杏白不愿意退后的真正原因。</br>
“最适合决战的地方有两个,三堡防线之内,白草津渡口。”</br>
沈杏白同意了自己的想法,也知道了伍明的收获。</br>
“浊酒大哥你说的很对,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双方不得不战的要地,和我方战之有利的地方。</br>
你看秦将军的布置,南路控制盘马河徐徐进军,北路却要强硬占领白草津、玉带河渡口,你说敌人会怎么想?”</br>
他不等伍明的回答,自己紧接着答道:“这是在告诉敌人,他要在白草津一带跟他们死磕。无论敌人是否接招,占据了白草津就是抢占了先手。</br>
敌人要取回这里,就势必得展开大战,就是你我预期的决战,如果敌人乘机攻击南路军,南路军本就是稳固徐进,如果自己猜测的不错的话,秦将军会亲自率领中路军稳固在长城前的再筑一道防线,既可以防止敌人越过两陆军偷家,又能同时支援南北两路。</br>
这是一个标准的口袋阵,南路、中路都是被动,北路才是打开局面的关键所在。而且这又是一个阳谋,是羽帅的风格,如果敌人不上套,就要接受一件事情,他在这个口袋阵的范围之内无法立足。这就是羽帅高明的地方。”</br>
沈杏白说的一套接一套的。</br>
可之后秦羽的布置上跟他说的竟有八成的重合。</br>
自己亲率本部作为中路军,在长城之外20里驻防。</br>
喜欢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请大家收藏:()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