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在秦淮河边,签署契约的贵族后裔,十有八九都亲自来到赵王府。</br>
“世子,我们开战吧!”</br>
“我们即刻集结军队,先把锡兰国攻下!”</br>
“没错,我们根本无需惧怕他们,虽然我统领的是骑兵,但我们也有镇守南方的将领,皆听从世子调遣!”</br>
这些贵族后裔,已紧密团结在一起。</br>
他们现在都指望赵王府的世子,能将太子父子拉下马,让赵王一脉重新成为大明的未来。</br>
贵族们也不至于继续被冷落。</br>
所以他们热情高涨,简直可以用狂热来形容。</br>
这一幕,让赵崇武热泪盈眶。</br>
多久了。</br>
他多久没有这种被众人簇拥的感觉了?自永乐二年以来,他已许久没有体验过这种一声令下,无数人前赴后继为他效力的感觉了。</br>
虽然这些贵族,听的是他儿子赵明渊的话。</br>
但,儿子和自己有区别吗?</br>
儿子崛起,那便是我崛起啊!</br>
这一刻,赵崇武的代入感极强。</br>
“儿子,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我们应该开战。”</br>
“太子那边肯定会先从贸易入手,他们文官多,我们武将多,各有优势,肯定先从容易的方向开始准备。”</br>
“等我们解决了锡兰国,太子那边的贸易也差不多展开了,我们刚好可以抢他们的!”</br>
说到这里,赵崇武已经露出了一个凶狠的笑容。</br>
显然,想象着从兄长历尽艰辛通过贸易赚来的财富中横刀夺爱,令他痛不欲生,心中便涌起一阵隐秘的快意。</br>
李瀚渊瞥了他一眼。</br>
“谁说我们要动武了?”</br>
“嗯?”</br>
李弘烈一时语塞。</br>
不动武?</br>
那锡岚国的事如何处理?唾手可得的战功不要,贸易之道大家又都不擅长。</br>
贵族家族向来以战功立家。</br>
家中财富,不是来自战场上的掠夺,便是田产租赋……</br>
经商?</br>
门外汉啊……</br>
更何况,不是有古训云:发挥我们的长处,掩盖我们的短处,此乃扬长避短之道……</br>
儿子竟说不打仗?</br>
这实在让人费解。</br>
镇国公李威,年纪介于李弘烈与李瀚渊之间。</br>
他前年刚承袭了镇国公的爵位。</br>
在贵族中地位显赫,但威望不足。正值需要一场大战,立下军功来提升自己威望之时。</br>
李威早已跃跃欲试,渴望跟随汉王世子李瀚渊大展拳脚。</br>
然而此刻,一听不打仗,他顿时焦急起来。</br>
“世子,我们都是些粗人,除了打仗一无是处。你若是让我们去搞什么国际贸易,我们恐怕一无所知啊……”</br>
“还不如先打一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