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秦镶和苏润,连旁观的古策等人,都呆了一瞬。</br>
满堂寂静。</br>
张明哲打量的目光在苏润和梁玉之间来回游移,暗自点头:</br>
说得对啊!</br>
苏驸马不管名还是字,全都带水。</br>
水可不是养玉吗?</br>
也难怪这两人时常形影不离!</br>
看来,这状元和末元之间,还真有点不可言说的东西!</br>
而苏润回神后,毫不犹豫接茬:</br>
“璨之说得对!”</br>
这下好了,两人互相吹捧。</br>
秦镶耐不住两个学生的厚脸皮。</br>
无言以对的他,吹胡子瞪眼一番后,只能催促众人继续出题。</br>
苏润本以为剩下的五言六韵诗不用他出题,他就可以休息一会儿。</br>
谁知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秦镶却交代道:</br>
“子渊,既然你无事可做,就把出的考题整理、保管好,傍晚前交给外帘官。”</br>
因着这话,苏润只能趁众人为最后一道诗选题时,找了张干净的纸,将已经确定三道四书文和四道经义题的题目写下来。</br>
等他收回最后一笔,五言六韵诗的题目也出来了。</br>
“子渊,把这个也写上。”</br>
苏润接过梁玉递来的纸张一看,却见上面写着:</br>
【赋得云门奏太平得天字】。</br>
这题是古策出的。</br>
其中,《云门》是周礼记载的黄帝祭天乐舞。</br>
所以这道题目的意思就是,通过演奏《云门》之乐,歌颂天下太平。</br>
说白了就是想听考生写诗夸熙和帝,看看他们拍马屁的功夫怎么样。</br>
苏润也不耽搁,照着抄了一遍。</br>
只见他将写了考题的纸放进张明哲带来的小木盒里,又像模像样地贴了个封条,还在封条上贴心写了‘第一场考题’五个字。</br>
之后,这才满意的面向众人,双手举盒,以示清白:</br>
“大家看好了,这盒子就放在润和张尚书中间!”</br>
言毕,他当着众人的面,将盒子端正放好。</br>
众人对此没有异议。</br>
接下来是第二场考题,包括判五道,诏、诰、表、史论各一道。</br>
在正式出题之前,张明哲象征性问了问苏润的意见:</br>
“苏驸马,你想放弃哪些题目?”</br>
苏润是个多懒的人啊!</br>
闻言,他想都不想,张嘴就推掉了最费脑子的题目:</br>
“除了判、表和史论,其余的润都可以参与。”</br>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br>
这给张明哲听得两眼一黑:</br>
好家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