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七百份答卷,从三月十四的晌午开始阅卷,直到三月十五下午,才算初步完成。</br>
苏润的态度,快速从第一日的兴致勃勃转变为苦大仇深。</br>
破题五花八门,阅卷禁忌众多,还要把握速度……</br>
阅卷阅到最后,苏润只觉得头大:</br>
“要不出去之后,还是找二哥和大舅子借点钱,然后就不还了吧。”</br>
早知道,就不接这活儿了。</br>
真是自作自受啊!</br>
相比于秦镶等人阅卷完毕就可以回去休息,苏润和张明哲两人审查完后,还得负责给试卷排名。</br>
梁玉倒是有心帮好友忙,但秦镶揪着他走了:</br>
“别叫唤了,百官各司其职,不得逾越!”</br>
“历来排名都是主考官的职责,你去了那叫科举舞弊知道吗?”</br>
“你辛辛苦苦干苦力,就为了落一陪斩?”</br>
见状,苏润只好含泪挥别好友,然后苦哈哈地继续干活。</br>
“第一场,六百九十二份答卷,犯禁者四,脱写题目罚禁考三年者七,因诗内平仄失拈等禁考一年者十三,此二十四份答卷作废,按例另行封存。”苏润指着盒子中的答卷,对张明哲道。</br>
待张明哲上前,一一翻阅,检查完答卷上朱笔批复的字迹无误后,两人才拿出封条,将箱子封住,并在两张封条上,分别盖了自己的官印。</br>
之后,他们的目光又挪到了两人座位中间的那口大箱子上。</br>
那里装着的,都是他们确认不过的试卷。</br>
张明哲报出数据:</br>
“此箱中共有三百一十二份答卷,皆因破题下乘、穿凿附会,或者文风浮夸、强凑辞藻等不予取中。”</br>
苏润上前确认后,两人照旧封好箱子。</br>
如此,就只剩下了三百五十六份试卷需要排名。</br>
“那就来吧!”</br>
事关考生十年寒窗,进一名也许就一步登天,退一步或许就一败涂地,两人不敢大意,一个比一个认真。</br>
但张明哲思想保守,为人处世以不出错为首要;</br>
相比之下,苏润简直可以说是无拘无束,一心只想拔擢出能给朝廷带来新气象的优秀举子。</br>
因而两人的主张可以说是截然相反。</br>
这也就导致他们意见一致时其乐融融:</br>
苏润尊老,张明哲爱幼。</br>
但一旦意见不一致,那简直是天雷勾地火,吵得那叫一个激烈,苏润的叫嚷声,恨不得把房顶都掀了:</br>
“不行!”</br>
“这篇文章平淡无奇,乏善可陈,最多也只能称得上一句中规中矩,凭什么排在前头?我不同意!”</br>
张明哲也不甘示弱:</br>
“为官之道,当以家国天下计!岂可因小事而失大节?要以大局为重懂不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