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密西西比河西岸的美军防线近在咫尺,但德军指挥部权衡利弊后,认为当下并非进攻的最佳时机。他们将战略重心坚定地转向河东岸已占领的几个州,试图深度挖掘当地资源,全方位强化军事力量,以应对愈发复杂的局势。然而,随着各方势力新动向的传来,危机正悄然迫近。</br>
一、工业大摸底:资源的深度挖掘</br>
德军对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州等河东岸占领区展开了一场全面且深入的工业大摸底行动。他们组建了专业的调查团队,深入到每一座工厂、每一处矿山,详细记录各类工业设施的产能、技术水平以及可利用价值。</br>
在宾夕法尼亚州,调查团队首先来到了一座历史悠久的煤矿。这座煤矿有着复杂的地下巷道网络,德军不仅对当前的煤炭开采量、开采技术进行评估,还深入分析煤矿的地质结构,探讨是否有进一步扩大产能的可能性。他们与经验丰富的矿工交谈,了解煤矿的运营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提升煤炭产量的线索。</br>
与此同时,在钢铁厂,调查人员仔细检查每一台炼钢设备。从巨大的高炉到精密的轧制机械,他们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技术专家们还研究钢铁厂的工艺流程,思考如何通过改进技术,提高钢材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德军对武器装备制造的更高需求。</br>
在纽约州,电子工厂成为了重点调查对象。德军对这些工厂生产的各类电子元件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详细了解电子元件的生产工艺、性能参数,试图寻找能够应用于军事通讯、武器制导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调查团队还与工厂的工程师们进行深入交流,询问他们在电子技术研发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规划。</br>
除了传统工业,德军对新兴产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在一些小型科技企业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具有潜力的新技术,如新型材料的研发、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这些技术虽然尚未大规模应用,但德军敏锐地意识到它们在军事领域的潜在价值,将其纳入重点研究范围。</br>
二、新科技军事应用:提升战斗力的探索</br>
德军在工业大摸底的过程中,致力于将新科技应用到军事领域,以提升自身战斗力。他们设立了专门的科研项目组,针对摸底过程中发现的有潜力的技术,进行军事应用的研究和开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