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

关灯
护眼
第243章 绝境中的挣扎与意外灾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当时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仅有美国、德国和苏联三个国家牢牢掌握着原子弹这一足以改变战争走向的终极武器。如今美国的原子弹研发与制造能力,在德军的猛烈打击下,未来至少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难以恢复元气,这使得美国陷入了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艰难困境。美国的政客们清楚地意识到,若想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战争中扭转乾坤,与苏联达成合作或许是唯一的一线生机。</br>

苏联方面,自得知美国成功制造出原子弹的那一刻起,便以强硬且坚决的政治命令形式,倾全国之力大力推动本国原子弹的研发制造。苏联高层的决心坚定不移,明确要求制造出的原子弹在威力上必须超越美国,以此彰显苏联作为大国的地位与实力。在这种高压政策的推动下,苏联的科研团队肩负着巨大的使命与压力,日夜奋战在科研一线。</br>

然而,由于时间紧迫,整个研发过程犹如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赛跑,各个环节都在仓促与紧张的氛围中进行。科研人员为了赶进度,在许多方面不得不采取冒险的做法。在原材料的选取上,未能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质量检测,部分材料的性能并未达到理想标准便被匆忙投入使用。在制造工艺上,一些精细且关键的流程被简化,这无疑为原子弹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埋下了隐患。在运输过程中,同样存在诸多严重的违章操作。负责运输的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忽视了许多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未按照严格的安全标准进行操作。他们在运输途中对原子弹的包装与固定不够稳固,使得原子弹在颠簸的路途中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就这样,两颗大号原子弹在这种赶工的情况下艰难制造完成。这两颗原子弹,无论是在个头还是装药上,都远超美国的同类产品,成为了苏联手中极具威慑力的王牌。</br>

美国方面,深知此次谈判的艰难与重要性,精心挑选并派出了最为机密且经验丰富的使者团队,与苏联展开了漫长而艰难的谈判。谈判桌前,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双方代表眼神交汇间火花四溅。美国使者们肩负着美国政客们的殷切期望,他们言辞恳切,试图从政治、经济、地缘政治等多个角度说服苏联转让一颗原子弹。他们承诺给予苏联诸多利益,包括经济援助、资源共享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支持等。而苏联方面,对于是否转让原子弹这一敏感且关键的问题,内部存在着激烈的分歧与全面的考量。一部分人认为这是提升苏联在国际舞台地位、获取更多利益的绝佳机会;另一部分人则担忧此举会引发更多的国际矛盾与战争风险。最终,在美国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代价后,苏联方面经过反复权衡利弊,终于松口,同意将两颗原子弹中的一颗让给美国。这一决定背后,既有苏联对自身战略利益的深思熟虑,期望通过此举在国际事务中获取更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同时也是对当前复杂多变国际局势的一种预估和应对策略。随后,苏联迅速安排将这颗原子弹运往日本,计划通过日本作为中转站,转交给美国。</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