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

关灯
护眼
第246章 谈判桌上的博弈与各方暗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艰难的谈判开局</br>

美国派出的谈判代表团,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希望,怀着沉重且忐忑的心情,缓缓驶向与德军约定的谈判地点。那是一座位于德占区边缘的古老城堡,城堡矗立在一片荒芜的旷野之上,四周环绕着阴森的石墙。岁月在石墙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也为此次谈判笼罩上了一层压抑而凝重的氛围。</br>

当美国谈判代表团的车辆缓缓驶入城堡前的广场时,德军谈判代表早已身着笔挺的军装,整齐列队等候在此。他们胸前佩戴的勋章在昏暗的天色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犹如他们脸上那带着胜利者的傲慢神情一般刺眼。</br>

谈判在城堡内一间陈旧的大厅中正式开始。大厅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古老而褪色的画像,仿佛在冷眼旁观着这场决定国家命运的交锋。德军代表率先打破沉默,他们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毫不留情地抛出了一系列苛刻至极的条件。德军要求美国必须无条件投降,所有军事力量需即刻解除武装,毫无保留地接受德军的全面接管。不仅如此,美国还需割让大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土地,这些土地涵盖了工业重镇、资源富集区以及关键的交通枢纽。同时,美国国内的重要资源,无论是石油、矿产还是粮食,都要任由德国随意调配,以满足德国战争机器的持续运转。此外,美国还必须向德国支付一笔堪称天文数字的战争赔款,以弥补德国在战争中的所谓“损失”。</br>

听到这些条件,美国代表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仿佛被一层浓重的阴霾所笼罩。首席谈判代表约翰·汉密尔顿,这位在外交领域经验丰富的资深外交官,强忍着内心如汹涌波涛般的愤怒与屈辱,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镇定,据理力争道:“如此苛刻的条件,无疑是将美国置于万劫不复的亡国之地,这绝非我国政府和人民所能接受。贵方不妨深思,过度的压迫极有可能引发美国民众更加强烈的反抗,届时局势失控,对双方而言都将是一场灾难,绝无益处可言。”</br>

然而,德军代表却对此嗤之以鼻,脸上露出轻蔑的冷笑,不屑地回应道:“反抗?看看你们如今前线的溃败之势,再瞧瞧你们国内因日本驻军暴乱而陷入的混乱不堪。你们现在哪里还有反抗的资本?若不是出于减少不必要伤亡的考量,我们的铁蹄早已踏平美国的每一寸土地。”</br>

谈判伊始,便陷入了僵持不下的艰难局面,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仿佛任何一丝轻微的触动,都可能引发一场激烈的冲突。</br>

二、国内局势对谈判的影响</br>

在美国国内,局势正朝着愈发混乱且失控的方向发展。日军令人发指的暴行以及美军同样残酷的报复行为,如同两把利刃,将美国社会搅得天翻地覆,民众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与仇恨交织的深渊之中。</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