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

关灯
护眼
第254章 分崩离析中的挣扎与暗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撤退途中的重重磨难</br>

突出重围的400万美军与地方部队、民兵组织组成的庞大队伍,在向加拿大撤退的道路上,遭遇了接连不断的艰难险阻。</br>

队伍绵延数里,宛如一条受伤后艰难蠕动的巨龙。士兵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一步一步地向北行进。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每一个人的意志。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军装,在尘土的沾染下,变成了一道道泥污。许多士兵的双脚早已磨出了血泡,每迈出一步,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他们只是紧咬着牙关,强忍着不发出一丝声响。他们知道,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容不得有丝毫的懈怠。</br>

道路状况极差,德军的轰炸使得原本平坦的公路变得千疮百孔,布满了巨大的弹坑。车辆行驶在上面,剧烈地颠簸着,时不时还会陷入坑中,需要众人齐心协力才能将其推出来。一些重型装备,由于道路的损毁,行进速度极为缓慢,甚至不得不被遗弃在路边。看着这些曾经伴随他们征战的装备,士兵们眼中满是不舍,但为了能够尽快撤离,他们别无选择。</br>

桥梁的炸毁更是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当队伍来到一条宽阔的河流前,那座原本横跨两岸的桥梁已被炸得只剩残垣断壁,湍急的河水奔腾而过,发出阵阵咆哮。工兵们迅速行动起来,试图搭建临时桥梁。他们在烈日下忙碌着,搬运着沉重的木材和石块,汗水如雨般落下。然而,搭建桥梁并非易事,湍急的水流不断冲击着搭建的材料,使得工程进展缓慢。在等待桥梁搭建的过程中,士兵们只能在河边焦急地等待,心中充满了对德军追击的担忧。</br>

与此同时,德军的空袭如影随形。天空中不时传来飞机的轰鸣声,紧接着便是雨点般落下的炸弹。士兵们听到警报声后,迅速寻找掩体躲避。炸弹在周围爆炸,掀起的泥土和石块四处飞溅。一些来不及躲避的士兵,瞬间被炸弹的气浪掀飞,鲜血染红了大地。每一次空袭过后,队伍中都会传来阵阵悲痛的哭声,那是对战友牺牲的哀悼。</br>

除了来自德军的直接攻击,物资短缺也成为了困扰队伍的一大难题。食物和水源越来越少,士兵们每天只能分到极少的口粮,常常是饥肠辘辘。水源的获取也十分困难,许多河流被污染,无法饮用。士兵们只能依靠偶尔找到的几口井水,或者携带的少量水壶中的水维持生命。在这样的环境下,疾病开始在队伍中蔓延,一些士兵因伤病无法继续行军,只能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医疗点中,眼巴巴地望着大部队继续前行。</br>

二、投降美军的复杂心境与后续</br>

那近200万无奈投降的美军,此刻正被关押在德军设立的临时战俘营中。战俘营四周被高高的铁丝网环绕,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了望塔,德军士兵荷枪实弹地站在上面,警惕地注视着战俘们的一举一动。</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