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纷纷扬扬地飘着,覆盖了北京的山山岭岭,西北的西山、燕山银蛇般从未有过地欢腾灵动起来,由远及近,渲染着北京城。秀丽的雪国冬景在眼前幻梦般徐徐展开,紫禁城的红屋黄瓦很快就掩映在错落有致的雪景中。正月十五的鳌山灯会在一派银装的世界中如期举行,更有一番乐趣。</br>
天色尚未黑透,巍峨的午门和端门城楼早已是一片璀璨的灯火。永乐携了张贵妃、任顺妃等一应妃嫔登上午门,二品以上大员携夫人来观灯,因是国家乔迁的大喜年份,今年的灯也比往年漂亮了许多。</br>
黄俨率宫内大小太监挖空心思讨皇上高兴,由各种灯饰架构的居庸叠翠、蓟门烟树、 卢沟晓月、玉泉趵突、西山晴雪、琼岛春阴、太液秋风、金台夕照等燕京八景火树银花, 把午门和端门间的巨大广场装点得分外妖娆,人间仙境一般。最耀眼的是广场中间那座气 势磅礴的鳌山灯,层层叠叠犹如七级浮屠,珠光宝气,翠吐璇玑。景与景之间是江天暮雪、 烟浮柴扉的曲径,曲折迤逦,似隐若现有如银河,大有那“今夕何夕星光明,月散楼台泄 珠玉”的味道。</br>
如往年一样,每个景点都依景附上了几十条灯谜,猜中了由黄俨代皇上颁奖,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加上纷纷扬扬的瑞雪,由灯饰叠翠的燕京八景就更有瑶池银汉 的仙境风光了。文臣们应了皇上的旨意,早有准备,诗歌辞赋雪片一样送到皇上跟前,有写八景的,有写眼前的,也有写新宫的,风帘翠幕,烟柳画桥,吟赏烟霞,其乐融融。</br>
禁不住热闹的场景,永乐也走下城楼来观灯,和大臣们一起猜谜。人群中带家眷的不少。忽见原吉陪着一老一中两个女人,还未说话,原吉三人已到近前,一起给皇上行礼: “臣携夫人奉母亲来观灯,皇上不会怪吧!”</br>
“这是哪里话?”永乐叫黄俨搀起,嗔道,“大明以孝治天下,爱卿此行,朕更要旌表了。”转而对原吉母亲道,“老人家,原吉年幼丧父,你孤儿寡母相守不易,养了一个 好儿子,也给朕养了一个好大臣,国事劳酌,靡费不赀,全靠原吉度支筹划,国用不绌啊! 朕要好好谢谢老人家。”说罢拱手,慌得原吉、夫人及母亲忙又跪下行礼。</br>
“皇上此说折杀老身了,”原吉的母亲跪禀道,“都是皇上运筹帷幄,经划有方,他只是尽责而已。” “老人家快快起来,”永乐亲自上前搀扶,喜道:“难怪原吉雍容大度,全因年幼时家教有方,”他朝后言道,“赐老人家彩缎五匹,宝钞十锭。” 那一晚,永乐异常高兴,一直过了亥时才回宫歇息。 阳春三月,人间春色。嫩芽吐绿,枝叶发芽,天空蓝湛湛,太阳暖洋洋。初春的风携</br>
着轻微的凉意吹在脸上很是惬意,宫里宫外都很悠闲,还沉醉在乔迁的喜庆中。只是边将几次来报鞑靼阿鲁台寇边,明廷已遣使敕谕。又有人告周王橚谋反,永乐召他进京,申斥一番。也是一大把子年纪的人了,看着可怜,就放了回去,周王回到开封,献上三护卫以表明心迹,从此潜心自己的花草着述,没了护卫拿什么造反?此事也就作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