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部院大臣,眼下这态势谁看不出怎么回事?皇上龙体欠安,国家因征剿、建设已疲惫不堪,当务之急是与民休息,没有个三年五载,这口气是喘不过来的。身为礼部尚书的吕震,虽才疏学浅,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惯于阿谀的他,见在场的部院堂官都获了罪, 急忙抓住看来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严丝合缝地顺了皇上的杆,为自己得到更大的信任又 增了不少筹码,但确实是缓解了君臣对立的僵局。</br>
吕震一表态,等于部院大臣赞同,皇上就好收场,这个决议总算过了。不过,永乐觉着别扭,心绪烦乱而沉重,憋着更大的火,叫大家散了,独留内阁杨荣、金幼孜两位辅臣。</br>
“三殿之灾,群臣说是迁都之谬;朕要亲征打到家门口的阿鲁台,又有人以国力不足 和朕躬欠安,跳出来反对,他们是何居心?是爱惜我大明江山吗?是真爱惜朕躬吗?当了二十年的堂官又能怎样,朕就不敢杀他了?”</br>
要杀二品大员,杨荣心里惊惧地一震。 今上即位以来,奖励直言,反复讲过,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戒,基本没有因为议事之争而杀人,萧仪算是第一个。看来,所谓仙药之燥已让他神思偏执,以致得出意见相左、 就是不忠于皇上的结论了。方才,真是无法说话,现在,也只能顺势而劝,心绪顺了,才能说事。</br>
“君臣一心,其利断金。臣以为,各部院自有领域,不能像陛下一样居高远眺,俯瞰全局,故思虑相左也在情理之中。古言主明臣直,大家既敢说出,政无雍弊,说明主上是个明君、圣君。记得前些年,皇上不是多次下旨要进京述职陛见官员人人都说境内民情, 谁不言还要以罪论处吗?故唯唯诺诺才是为政之大忌,也是陛下最担心的。群臣放言是过 了些,皇上大可不必为此动气,大家只是议议,决断还在皇上,圣躬安康要紧啊!”</br>
“他们要是顾及朕的安康就不至于和朕对着干了。” 看来,皇上的思绪还僵在亲征一事上,劝慰的话一点听不进,说多少也算白说。病态的皇上,臣下又有什么办法?杨荣很无奈,正想着若无他事,先请皇上歇息,待心绪平稳 了再说也不迟。反正,现在是不能出兵的,怎么也得明年春暖花开了。</br>
这时,就见黄俨一溜小跑着进来跪下道:“皇、皇上,方宾、方尚书他自缢身亡了。” “再说一遍,”永乐大惊。兵部尚书自缢,多大的响动,将置他皇帝颜面于何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和他,不,那是和朝廷对抗到死。</br>
“方宾在家中自缢而死。”</br>
永乐大怒,将一樽茶盏摔得粉粉碎,青花碎瓷遍地都是,刚刚平静的便殿顿时又硝烟弥漫,他的心也随着那樽茶盏又一次破碎了。杀二品堂官,影响太大,他一时还下不了决 心,方宾倒先自杀了,这使永乐本就躁狂的心再一次波诡云谲,失去理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