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英殿

关灯
护眼
第96章 扫残云三卫乱纷纷 点余烬二王欲逐逐(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几十万大军就这样沉闷地无功而返了,回师途中永乐一言不发,他既像是在痛恨押粮官的不尽职责,耽搁了他扫灭阿鲁台的大事;更像是在深度思虑北征大军的下一步方略, 故任凭杨荣等人如何转圜,始终没有笑脸。</br>

午后,永乐突然对文武群臣道:“阿鲁台以一己之力何敢屡犯天廷,广宁侯刘江,不, 是广宁侯刘荣在辽东时就多次奏报过兀良哈之地朵颜、泰宁、福余三卫阴附鞑靼,刘荣虽按朕旨意召其头领议过,晓以利害,哈儿兀歹等也点头应承却我行我素,虚奉阴违,朕下 诏切责,令其贡马谢罪。后朱荣任辽东将军,所捉掠边之卒仍有三卫之人,且越来越多。 阿鲁台恃兀良哈为羽翼,兀良哈依阿鲁台为帮凶,此寇不灭,阿鲁台羽翼不除,两寇相结, 边患无时可已。今即回师,东下兀良哈,剪灭三卫,断阿鲁台之臂,诸位以为如何?”</br>

皇上尝言,不打无准备之仗。从去年酝酿北征到今天班师,几近半年,谁也没说过要征剿三卫,永乐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br>

当年,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兵马随永乐南下靖难,战功赫赫,永乐称帝后也给了三卫巨大的回报,回报得令其他部族眼睛都发热了。二十年中,三卫却有了欲壑难填的贪婪, 朝贡时的多倍返赐似已不入其眼,总觉朝廷回报不够,语出怨言之外就是悄悄和阿鲁台走 动,经不住诱惑,就参与到了对大明边城的骚扰和劫掠中。所谓遣使斥责已没有作用,朱荣比之刘荣又像是少了一些抚绥的手法和治政的威严,故三卫之嚣张远甚于过去,颇有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顽劣。永乐早就想教训他一下,特别是朵颜部那个骄傲的哈儿兀歹。 今日就是时机,一个千载难逢的突袭机会。纵然前期无所准备,回师已无粮草之虞,三卫之状又在他心里装着,他有足够的把握置三卫头领于死地。</br>

守在皇上身边,三卫屡次劫掠的情势杨荣也十分清楚,所以,他率先支持了皇帝的主 张。他说:“皇上神思泉涌,吓跑了阿鲁台,马上就把打击的重点放在了兀良哈上,如此用兵真神来之笔。谁不知兀良哈,居功自傲,怙恶不悛,全不把皇恩放在眼中。为虎作伥 之人,徒养痈而已,蓄之何用?”</br>

英国公张辅抱拳道:“臣愿领本部人马剪灭此寇,请皇上静候佳音。”</br>

“臣愿往!”“臣也愿往!”陈懋、郑亨、薛禄、朱荣等大将纷纷请战。永乐一时情绪大振,由之前的沮丧一下子变得云开雾散,精神百倍。有仗可打,师出有名,也就不枉 了御驾亲征的虚名。他并不好战,且乐于着书立说,但骨子里的那股武人的气质让他在面 对战争的时候,热血奔涌,壮怀激烈。</br>

看着各路将军齐聚跟前,永乐大声道:“列位赞同,朕就教训一下不懂恩义的兀良哈三部,无需各位独往,看朕如何干净利索地收拾他。”</br>

“遵圣旨——” 永乐继续:“大军行至屈裂儿河前依山而阵,寇闻我至必然西走,便给我大军以可乘之机。先锋朱荣——” “臣在!” “带五千精兵悄悄由西南渡过屈裂儿河绕至敌后断其归路。” “得令。”</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