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匡扶天下

关灯
护眼
第13章 湖心亭论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水榭雨亭,连廊画栋,假山流水,红花绿叶,相映成趣。</br>

在家主王靖一声令下,众人来到一处游园参加宴席。</br>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主宾皆欢。</br>

酒宴散去,其他人陆续散去,王靖唤来一艘小舟,载着王匡来到家族属地的一处湖心亭中。二人对坐,再无其他侍从,仅有一壶茶水摆在两人中间。王匡主动给王靖倒了一杯茶水,道:“祁县王氏实力雄厚,得见如此多才俊,使我大开眼界,心生佩服。”</br>

王靖饮了一口凉茶,笑道:“这是我祁县王氏的诚意。”</br>

王匡当然明白这是祁县王氏的诚意。</br>

这也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展示力量与实力的态度。</br>

其实从祁县王氏家主、五位族老出城十里外出等候迎接王匡开始,王匡心中的大石头就已经落下。</br>

这是准备合作了。</br>

但是具体是怎样程度的合作,什么方式的合作,以什么关系来合作,这些都是需要明确的问题。</br>

“我听王盖说,子师在来信中说,你有洞观世事之能,还有包揽宇宙之志气。不知公节对这天下大事看法如何?老夫可有幸闻之?”</br>

“谈不上什么洞观世事,只不过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罢了,能得子师叔父称赞,王匡惭愧。不过,家主既然愿听拙见,我就不做小家子气了。“王匡知道这是考校,事关得到的支持多寡,也不惺惺作态。</br>

“好!”</br>

“自灵帝驾崩以来,各地混乱,时有叛乱发生。</br>

先前并州大乱,刺史张懿被杀,并州惨遭劫掠,这是家主亲身经历的。</br>

不说其他,单说此事便可见,大汉病了。</br>

自和帝以来,登基君主多是年幼,又多是英年早逝,先是太后垂帘听政,依靠外戚帮扶朝政,时间一长,外戚手中权力越来越大,从帮扶变成了把持。</br>

随着皇帝年龄增长,愈发不满足于皇权被外戚把控,只得依赖于外力制衡或者消除外戚。</br>

皇帝的选择有二,一者为世家,二者则为宦官。</br>

世家,皆是权高位重之臣,势力远超外戚,本应是皇帝最好的援手,可惜这世家本就是王朝最大的吸血虫,皇帝畏惧于世家的力量根本不敢用世家这把双刃剑,一着不慎,就是翻天覆地的大变。至于宦官,小人也,其中大者莫过于古之嫪毐。就算是他,也不可能颠覆朝纲,自立为主。</br>

因为,理法不容。</br>

且,宦官者,一切权势皆来自皇权,皇帝不给,宦官就一无所有。</br>

是故,历代皇帝宠信宦官,放权宦官掣肘外戚乃至世家。</br>

前番黄巾之乱,很大程度上就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引发的恶果。</br>

政治腐败混乱,天灾不断,百姓焉有一线生机?唯有造反一途尔。”</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