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匡笑眯眯地站在那里,鲍信莫名的感到踏实,觉得自己赌对了,王匡一定会来。</br>
果真,他是一个靠得住的朋友,不妄他最是仗义“及时雨”的称号。</br>
“见过王中郎将。”鲍信拱手行礼,说话间竟罕见的有些做作。</br>
“哈哈哈,好你个鲍允诚,还来拿我开涮。”</br>
王匡哈哈一笑,也配合地开起玩笑。</br>
“公节能来,我心甚慰。请!”鲍信也是个讲义气的人,既与王匡义气相和,鲍信就以真情待他。</br>
“请。”</br>
王匡与鲍信一同进入军帐,对面而坐。</br>
“允诚,你我兄弟不做文人一般扭捏,就直奔主题吧。”</br>
“好,公节请讲。”鲍信听闻王匡开口就是要聊正事,也端坐起来。</br>
“董卓之事,你我立场一样。</br>
本来应依允诚所言,趁其疲敝而奇袭破之,但是董卓是世家门生,我等动不得,也动不了。”</br>
“我昨夜冲动了,但是言从口出,也不好收回。唉~”鲍信闻言想到昨晚所作所为有些后悔,叹气道。</br>
“非也,允诚一心报国的赤子之心,我等皆是敬佩不已。</br>
然,此贼背景过大,不是你我这等实力可与之较量的。”</br>
王匡见到鲍信有些失落,不由得出言肯定其行为。</br>
“唉,多谢公节宽慰我。”鲍信饮下一杯茶水,依旧叹气:“那昨夜可说此事如何处置?”</br>
“袁绍意思是,董卓势大,暂时不可与之为敌。”王匡低声道。</br>
“唉,这袁氏?”鲍信皱眉。</br>
“不过他承诺,若是董卓敢行逾矩之事,绝不袖手旁观。”</br>
听王匡说到这里,鲍信猛地瞪大双目,他意识到了,袁氏在谋划些什么。</br>
两人沉默不语。</br>
王匡饮下茶水,顿了一下道:“我欲回乡,操练兵马,以待讨伐董卓之机。”</br>
“好,我也是这般想法。”鲍信嘴角终于露出微笑。</br>
“允诚如此想最好。袁绍那边,我可代允诚说明,就说等待讨伐董卓时再来麾下效力。”</br>
“多谢公节,鲍信必不忘此恩情。”鲍信大喜。</br>
“你我之间,何必感谢?当下我有一事求允诚相助。”王匡露出来狐狸尾巴。</br>
“噢?公节但说无妨,我必全力以赴。”鲍信道。</br>
“你知我有一妹嫁予同乡胡母氏,如今他们也在洛阳城中,我担心洛阳将发生动乱,故筹划将家眷提前送回老家避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