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何青青。</br>
十日卜,不得生!</br>
董卓亲自率领着三千飞熊军,绵延数里,浩浩荡荡地朝着长安进发。</br>
他们刚刚行进了数里路,董卓所乘坐的马车车轮竟然突然折断了,无奈之下,他只好下车改骑战马。接着又走了十余里,座下的马儿却突然狂奔起来,竟然扯断了缰绳。</br>
董卓急忙安抚住受惊的马儿,皱着眉头问道:“车折轮,马断辔,这是什么征兆呢?”</br>
李肃连忙回答道:“乃是太师应受汉家禅让,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br>
董卓听后大喜过望。</br>
第二天,当车马正在前行时,突然间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遮住了天空,雷声阵阵。</br>
董卓再次询问:“这又是怎样的征兆呢?”</br>
李肃回答说:“主公曾梦赤龙罩身,常言道风从虎,云从龙。主公将登龙位,必有红霞紫雾,气象万千,以彰显天威啊。”</br>
董卓听后哈哈大笑,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br>
直到长安城下,百官皆出城门迎接。</br>
只有李儒没来,一问之下说是卧病在床,闭门不出了。</br>
董卓不疑有他,向往相府而去。</br>
三千飞熊军就驻扎在相府之侧,护卫董卓安危。</br>
这一夜,董卓心中无比激动,在床上翻来覆去,始终无法入眠。</br>
而与此同时,王允等大臣也一样难以入睡,他们躺在床上,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明天能够顺利地诛杀董卓。</br>
他们这次赌上了身家性命,但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他们已经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br>
王允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百姓们生活困苦,董卓专权肆虐,朝纲混乱不堪……他知道,如果不能成功诛杀董卓,永远暗无天日。</br>
只要……能除掉董卓这个大患,国家就能重新恢复秩序,百姓们就能过上安定的生活。</br>
奉车都尉府上。</br>
王斌独自一人站在院中,沉默地望着天上阴云。</br>
“煞星湮灭,辅星归位,帝星重新稳固……”</br>
嘴中念叨着在河内时那位名为程昱的文士的观星所得。</br>
“希望真如星象所示,董卓必死!”</br>
次日天明。</br>
在侍女的服侍下,董卓穿戴整齐,召集飞熊军,摆开仪仗,往未央宫去。</br>
众大臣也身穿朝服,在宫门前左右迎接。</br>
李肃亲自为董卓驾车。</br>
董卓看着拜倒在道路两侧的大臣们,咧嘴大笑。</br>
“诸位请起,请起!”</br>
一直来到北掖门,李肃止住车马,回头禀报道:“主公,再往前就是皇宫了,里面恐怕容不下如此多骑兵!”</br>
董卓点点头,回身吩咐道:“既如此,尔等现在门外等候!”</br>
“是!”</br>
李肃见状,继续驭车前行。</br>
来到宫内,见王允站在道旁。</br>
董卓刚欲与他见礼,就见王允抬手抽出宝剑,大喝道:“反贼至此,武士何在?”</br>
董卓面目大震,立刻抽出腰间利剑。</br>
身旁的数十个甲士急忙将董卓护卫在中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