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关灯
护眼
第12章 朝堂风云,砥定乾坤(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此时,众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那被闯贼祸害得千疮百孔的地方,早已是十室九空,宛如一片荒芜的废土。</br>

能逃得性命的百姓,早就拖家带口,如惊弓之鸟般逃之夭夭,剩下的人本就寥寥无几,仿若秋风过后残留的几点寒星。</br>

不少大臣眼珠子滴溜一转,已然将主意打到了李自成的老营头上,那眼神里透着精明与算计,惦记着老营里那些身强体壮的兵丁,心里暗自琢磨:</br>

把这些人抓来做苦力,可再好不过。</br>

如此一来,既能填补自家田庄劳动力的缺口,又能狠狠削弱敌军的有生力量,可不就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嘛。</br>

这一场抢地运动,在他们眼中,简直就是一场百万人口、五六百万两银钱的豪赌,不过,稳赚不赔的买卖,谁又不想掺和一脚呢?</br>

众人凑在一块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这么一合计,既然有利可图,这抓人赏银之事,就不必从股金里出了,谁家有钱谁家就多掏些,反正到最后都是为了自家的荣华富贵。</br>

正寻思着,一位京官仿若鼓起了莫大的勇气,挺身而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行礼的动作干净利落,随后抬高了嗓门,高声说道:</br>

“陛下,臣以为,抓人就不用入账了,我们自己掏钱赏,如何?”</br>

这提议一出,一众朝臣仿若听到了冲锋的号角,纷纷点头赞成,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口中连称“是极是极”,都想着股钱得用在刀刃上,这赏银自掏腰包也无妨,只要日后能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吃点小亏算得了什么。</br>

朱有建对此仿若毫不在意,他慵懒地靠在龙椅上,那姿势就像一只养尊处优的猫,挥挥手道:</br>

“诸爱卿自己拿章程,朕同意!”</br>

说罢,便慢悠悠地闭目养神起来,把这一摊子事儿全权交给大臣们,任由他们自行商议细节,自己倒落得个清闲。</br>

不多时,王承恩的干儿子仿若火烧<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般,火急火燎地将样品抬进了殿内。</br>

朱有建微微睁眼,仿若刚从睡梦中苏醒,眼皮抬动间透着几分慵懒,示意王承恩打开箱子。</br>

只见王承恩仿若捧着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具小型弩,那弩长一尺半,宽一尺,造型精巧别致,仿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br>

在扳手前,有个宽二寸、高约半尺的长盒子,材质古朴,雕工精细,仿若承载着岁月的秘密,众人却不知其究竟有何作用,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仿若一群孩子看到新奇玩具,眼睛里闪烁着探究的光芒。</br>

王承恩不慌不忙,仿若一位胸有成竹的表演大师,命人拿来一只靶子,用三脚架稳稳固定住,那动作熟练而沉稳。</br>

随后,他手持短弩,后退十步,站定身形,深吸一口气,仿若即将登台的武林高手,对准靶子扣动弩扳。</br>

刹那间,哚哚哚的声音接连响起,急促而又清脆,仿佛夺命的鼓点,敲击在众人的心间。</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