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关灯
护眼
第245章 宣龙舟会,这是机炮(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皇宫外的皇城里,是各局各监所在,算是太监宫女等工作与居住的地方。</br>

皇城里还有山水,处于中心位置的万岁山,是因为挖掘太液池的土方堆积而成,太液池周围典故特别多。</br>

明武宗建造的豹房在西北部,相当于朱厚照的御书房所在,与朱有建待的养心殿一样,属于吃住一体。</br>

明世宗则是在西部,建了西苑,还有修道的万寿宫,嘉靖后期处政都在西苑。</br>

明宪宗则住在湖岛中,只是因为万贞儿喜欢,所以垒土在太液池造了岛屿,建了宫殿。</br>

皇城的建立是为了方便朝臣,文武勋贵的宅邸都建在内城,品级越高的官员府邸,勋贵府邸离皇城越近。</br>

然后就是各种服务性质的商铺所在,为商铺服务的人员居住在外城。</br>

皇城还有各级官衙机构,三司六部的执行机构在这里,还有府尹、皇城司等维护治安的所在。</br>

除了皇城这些,还有外城,一般属于低级京观居住地区,以及车马行和漕运帮派,牙行等各种行当所在,更多的是讨生活的老百姓。</br>

大明万历朝以前,还有城郭,整个京营都在城郭里,城郭里自发形成的区域很庞大,几乎已经相当于皇城内外城的总和,它们与京营共同拱卫京城。</br>

后来到天启末年,大明内部乱了,京营也不如从前,又经历后金入关兵围的事情,城郭聚集点逐渐消失,有条件的都搬进城内,没条件的只能离开。</br>

连漕帮、车马行、暗门子都不敢在城郭区域活动。</br>

此次皇帝出行由西华门走承天门,沿御道街出永定门,然后沿城墙向西去八里庄。</br>

对于老百姓说地不合规制的十二匹马,在二王心中,那也是再合理不过的安排。</br>

依照祖制,主子出行,车舆本该配八匹辔马,可如今不同往日,主子身边还带着个“小主子”呢。</br>

多出来的这四匹马,那是为“小主子”配备的,既能保证行程的安稳舒适,又不失皇家的体面,何乐而不为?</br>

再讲讲这人员配置,也是大有讲究。</br>

这一趟出行又不是去祭天地那般的大礼仪场合,那些平日里侍候在养心殿的宫女,虽说在宫里头被称作女内官。</br>

可朱有建平日里忙着政务,压根没留意这些细枝末节,只当她们是普通的宫女伺候着罢了。</br>

王承恩与王德化一琢磨,既然不是什么庄重肃穆的大场合,带这些女内官出去干啥?纯粹是多此一举。</br>

还有那仪官,主子不过是去皇庄溜达溜达,看看大铳演习,又不是出席什么需要繁文缛节的大典,要那些仪官跟在身边摆弄礼仪,岂不是自找麻烦?</br>

至于大驾卤簿,他俩更是认定,这就是主子平日里的普通出行,没必要搞得那么铺张隆重。</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