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关灯
护眼
第275章 研发新炮,清军病起(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好在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他们最终意识到问题所在,及时更换为弧度较小的膛线,才使得平射炮的性能达到了要求。</br>

其实,从这门炮的设计初衷来看,它主要是为了穿透排盾而设计的,配备带钢刺的炮弹。</br>

在这种情况下,滑膛的设计或许会更加合适。</br>

滑膛炮不需要膛线来引导炮弹,能够避免因膛线设计不当而导致的炮弹偏移问题,更有利于实现穿透排盾的目标。</br>

然而,朱有建虽然一心关注着平射炮的铸造进展,但他对火炮原理的了解十分有限,无法为鲁有林和陈大匠提供关于滑膛炮的理论支持。</br>

而陈大匠一心追求炮弹的射程,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让炮弹飞得更远上,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滑膛这种可能更适合的设计方案。</br>

鲁有林则单纯地执着于提高射速,过于关注这一单一指标,却忽视了其他重要因素。</br>

正是由于他们各自在设计和理念上的局限性,导致平射炮在最初设计时,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走了不少弯路。</br>

好在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这门平射炮也得以顺利完成铸造。</br>

四月二十八日巳时,阳光洒在试验场上,平射炮的试射正式拉开帷幕。</br>

此次试射备受瞩目,为了全面检验平射炮的性能,一共精心安排了三种不同的测试模式:</br>

双层排盾、多层排盾以及多组排盾。</br>

随着一声令下,平射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如离弦之箭般呼啸而出。</br>

首先进行的是双层排盾的测试,只见那炮弹带着强大的冲击力,直直地冲向双层排盾。</br>

瞬间,双层排盾便被洞穿,炮弹毫无阻碍地继续向前飞去,最终在远处爆炸开来,扬起一片尘土。</br>

紧接着,多层排盾的测试开始了。</br>

炮弹再次发射,这一次它展现出了更为惊人的威力。</br>

炮弹接连穿透了层层木排,一直射到第八层时才发生爆炸。</br>

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前九层木排瞬间炸得四分五裂,碎片四处飞溅,仿佛是被一股无形的巨力撕裂开来。</br>

最后进行的是多组排盾的测试。平射炮的炮弹持续发力,一排又一排的排盾在它的攻击下纷纷瓦解。</br>

直到射到第十二座排盾时,炮弹才终于力竭爆炸,其强大的威力和穿透力令人惊叹不已。</br>

经过这次试射,众人也发现了平射炮存在的一些问题。</br>

为了进一步提升平射炮的性能,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迅速展开了改进工作。</br>

针对平射炮在连续射击时可能出现的位置偏差问题,工匠们精心设计了平射炮稳固箍座。</br>

这个箍座能够牢牢固定平射炮,确保它在同一位置上可以进行连射,大大提高了射击的精准度和稳定性。</br>

此外,撞针容易被砸偏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