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关灯
护眼
第299章 九江应对,龙舟盛事(五)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陛下金口玉言,比漕运的官银还实在!"</br>

队伍里忽然爆发出哭声,不知是谁先跪下磕头,转眼整片麦田都伏满了身影,额头砸在土里的声响。</br>

很多人被族老指点着,麦田连带着土皮被撅起,装上平板车运走;</br>

那些榫卯结构的屋墙堆得层层叠叠,在骡车上已经上路,络绎不绝的向着远方蜿蜒。</br>

京鲁营战士们拿着皮尺在济南府丈量土地,铁锨<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荒草甸子,惊起成群蚂蚱。</br>

某个被遣散的京营兵蹲在田埂上啃窝头,望着远处正在盖房的木料堆——</br>

那些本该用来修紫禁城角楼的杉木,此刻正被锯成房梁。</br>

原来这天下的土地,终究比龙袍上的金线实在,只是不知,当他们在济南府种下第一粒麦种时,紫禁城的琉璃瓦上,会不会又添几道裂痕。</br>

朱有建指尖摩挲着猫儿脊背,望着舆图上大片空白的陕甘宁区域,嘴角扯出凉薄笑意——</br>

土地再多,也要有人耕种才是活棋。</br>

晋豫的"股东置换"不过是幌子,那些勋贵手里的良田早被蛀虫啃成筛子,哪及得上陕甘宁的荒野来得实在?</br>

他屈指敲了敲案头《京州屯田策》,墨迹未干的"亩产翻倍"四字旁,用朱砂画着狰狞的虎头。</br>

刘泽清的百万亩地契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朱有建清楚,这纸文书比十万精兵更管用——</br>

当武将忙着圈地招佃时,哪还有闲心扯旗造反?</br>

至于借贷不还的隐患,他瞥了眼王承恩捧着的贷据,狸猫忽然伸爪挠破宣纸,露出底下"人屠镇关西"的暗纹,倒像是给这"毒计"添了道血爪印。</br>

"毒士?"</br>

他忽然笑出声,震得廊下铜铃乱响,</br>

"比起方孝孺的忠烈,朕倒觉得,高宇顺的''以贪制贪''更合时宜。"</br>

窗外传来夜枭嘶鸣,恰如在鸡鸣驿堡,那些地雷爆鸣的声响。</br>

狸猫跳上御案,尾巴扫过"改善种植技术"的奏疏,露出底下潦草批注:</br>

"若三年不增产,当农院只会喝西风。"</br>

王承恩望着烛影里帝王阴鸷的眉眼,忽然想起高宇顺密信里的"屯田三策"最后一条:</br>

"良田需用白骨培,良种当以人血灌。"</br>

此刻他终于懂了——陛下哪里是在分地,分明是在大明溃烂的血肉上,种满带刺的蒺藜。</br>

那些在平山府挥汗的佃户、在陕甘宁垦荒的武将,全是这盘"土地棋"上的活棋子,稍有异动,便会被碾作新的养料。</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