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华情笺:良缘误惹帝王心

关灯
护眼
第596章 线脚藏钩破锦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楚府的绣架上,新绷的绸缎洁白如雪,仿佛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苏锦璃站在绣架前,手中拿着楚君逸昨夜画好的镜纹图样,小心翼翼地将它铺展在缎面上。</br>

当她的指尖轻轻抚过“鸾鸟纹”的尾羽时,突然像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似的,猛地顿住了。她定睛一看,只见丝线的接头处缠着极细的金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br>

苏锦璃心中一惊,这金线她再熟悉不过了,这可是江南织造局的“缠金绣”啊!这种金线要在桐油里浸过三遍,才能有足够的韧性,而四年前那场震惊朝野的“锦缎谋逆案”里,龙袍上所用的金线,正是这种缠金绣。</br>

当年那案子牵连甚广,主犯是尚服局的掌事林氏。据说,她在绣制龙袍时,竟然在暗纹里藏了“逼宫”二字,而所用的针法,正是这种缠金绣。这一发现,让整个宫廷都为之震动,林氏也因此被处以极刑,其家族更是受到了牵连,满门抄斩。</br>

苏锦璃的手微微颤抖着,她怎么也想不到,这种被视为禁忌的缠金绣,竟然会出现在楚府的绣架上。而且,这镜纹图样还是楚君逸所画,难道他与此事有什么关联不成?</br>

"尚服局的林掌事今早递了牌子,"楚君逸将暖炉塞进她袖中,铜炉的温度透过锦缎渗进来,"说要给皇后赶制祭天穿的''日月锦'',锦缎的暗纹里藏着''女主昌''的字样,是用''双丝绣''绣的,明线是五彩丝,暗线是银线,遇光会显形——是林氏独有的手法,她的姑母就是当年锦缎案的主谋,绣暗纹时总爱在''昌''字的竖画里多绕三圈线,父亲的手札里记着这细节呢。"他突然捂住胸口,剧烈的咳嗽让烛火都跟着震颤,帕子展开,那抹猩红比往日更刺目,苏锦璃连忙将熬好的燕窝羹端到他唇边。</br>

案头的机关鱼突然摆尾,嘴里衔着片碎布。苏锦璃展开一看,是从林氏的绣绷上掉的,上面有"祭天典,辰时"的字样,笔迹的捺脚带着回钩——是用绒线绣的,而林氏向来只用丝线,这绒线的粗细,与当年锦缎案里密信上的绣线完全相同,连回钩的弧度都分毫不差。</br>

"林氏的远房侄子在钦天监当值,"楚君逸用银镊夹起根绣针,针尖沾着点胭脂,"这胭脂里掺了红花汁和明矾,绣在缎面上会随着温度变色——天热时显红,天冷时显紫,是林氏母亲的独门配方,去年她给贤妃绣的寿屏,牡丹就用这个,正午看是艳红,子夜看是茄紫,当时都以为是奇技,原来藏着这门道。"他将绣针凑近烛火,针尖的胭脂融成油珠,滴在纸上显出淡淡的"林"字,与当年锦缎案嫌犯绣的落款如出一辙。</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