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安都的话言之有理,骑兵在野战本就是无敌的,更何况看起来这还是追杀的局势,而关外那散乱的辎重兵器,更预示着敌军乃是乌合之众。</br>
但是陈蒨还思考了很多,比如吴国大军只是在以弱示人怎么办?如果周瑜在南陈大军突袭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怎么办?</br>
所以在斟酌一番后,陈蒨还是决定以稳为主,尽量不要阴沟里翻船。</br>
“侯将军,此番乃是我南陈最后的机会了,如果我们这支兵马打光的话,那我南陈就将没有机会了,所以必须要稳,非必要绝对不能出战,免得中了埋伏。”陈蒨淡淡的说道。</br>
听到陈蒨的话后,侯安都当然有些不甘心,从他的角度来说,就算是敌军有设下埋伏又能怎么样,他带的可是自己麾下最精锐的骑兵。</br>
而且侯安都也不是倾巢而出,只是带出去一千骑兵而已,一千骑兵的战斗力在这种平旷的地方绝对是超强的,就算是敌军设下埋伏,侯安都也有把握带着骑兵迅速撤离,不会有多大的损失。</br>
不过很明显,陈蒨的不允也有他的考虑在里面,别说一千骑兵了,就是一百人,十个人中了埋伏死了,对于此时已经将南陈三分之二精兵集中在这里,打算跟吴国决战的陈蒨来说都是十分心疼的。</br>
这也是为什么陈蒨最终拒绝侯安都,不让他率兵追击的原因,更何况在陈蒨看来,以周瑜这种惯使阴谋诡计之人,肯定会在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设下埋伏。</br>
眼见陈蒨如此坚持,侯安都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也只能是坦然接受了。</br>
而孙策率军返回,跟陆逊埋伏的兵马会合后,孙策的眼中不免闪过一丝失望。</br>
对于孙策来说,斗将两场胜也好,败也罢,这全部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此番领兵前来,首先是要试探一下天井关驻守的南陈兵马究竟有多少,其次最好可以吸引南陈大军前来追击,好让埋伏的陆逊一战成功。</br>
不过结果让孙策大失所望,天井关压根没有丝毫动静,更别提率军追击了,要知道孙策为了吸引陈蒨上钩,还故意露出破绽,军阵也是有些混乱,就连辎重兵器都扔了一些。</br>
结果白白浪费了这么多辎重,天井关的守军却是按兵不动,这确实让孙策十分失望。</br>
而陆逊却是笑着对孙策拱手道:“殿下不必如此着急,大都督本就不认为敌军会追击殿下,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所以才派末将率兵埋伏,只要殿下毫发无损就好,那敌军今日侥幸躲过一劫,下一次可就不一定了。”</br>
陆逊的话让孙策感到十分满意,而且论起关系来,因为周瑜十分欣赏陆逊的缘故,再加上陆逊本人也是堂堂陆家出身,所以爱屋及乌,孙策对于陆逊也很是认可。</br>
虽然陆逊很年轻,左右不过二十,但作为大都督的周瑜却很是看好陆逊,认为此人将来必定大有作为,虽然到目前为止,陆逊并未得到重用,但周瑜却有意想要将他培养成文武双全的帅才。</br>
在明白敌军不会贸然出击后,孙策也是无可奈何跟着陆逊返回了大营。</br>
当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尽数告知周瑜后,周瑜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在周瑜看来,最大的可能性也就是无功而返了,如果天井关的敌人真的会踏入埋伏圈,那才是老天眷顾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