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健脾养血的"培土工程"</br>
一周后复诊,雨桐摘下墨镜时眼睛亮了些:"昨晚没吃安眠药,居然睡到天亮。"岐伯诊脉见弦象稍减,遂调整处方为逍遥散合归脾汤:</br>
当归12g、熟地15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8g、黄芪20g、桃仁9g、红花6g、生姜3片、大枣5枚</br>
"现在进入第二步——健脾养血。"岐伯指着党参、白术,"这是四君子汤的底子,《脾胃论》里的''黄金组合'',就像给脾胃派去施工队,修复被熬夜和外卖伤损的''城墙''。黄芪用量加到20g,是取''补大气以行血''之意,就像给气血运行装了台发动机。"</br>
他又加入少量桃仁、红花:"别小看这6g红花,《本草纲目》说它''活血润燥,止痛散肿'',就像在瘀堵的河道里放几尾''清道夫'',轻轻推开沉积的泥沙,却不会伤了正气。"</br>
五、补肾活血的"源头活水"</br>
第三诊时,雨桐面颊的斑边缘开始淡化,像春雪遇到暖阳。岐伯沉吟片刻,在方中加入六味地黄丸加减:</br>
熟地24g、山茱萸12g、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水蛭3g、僵蚕9g</br>
"为什么加虫类药?"雨桐盯着"水蛭"二字有些紧张。</br>
"这是《神农本草经》的智慧。"岐伯展示水蛭干品,"它性平味咸,破血逐瘀却不伤新血,就像精密的手术刀,专门剔除顽固的血瘀。僵蚕能化痰散结,《本草经》说它''主皮肤诸风'',两味药合用,能把深层的瘀浊''拔''出来。"</br>
他又叮嘱:"从今天起,每天申时(3-5点)去公园快走,让太阳晒后背的膀胱经。《黄帝内经》讲''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晒背能借天之阳气,助你排出体内湿浊。"</br>
六、生活中的"中医美学"</br>
除了汤药,岐伯为雨桐定制了"面子工程":</br>
? 早餐:小米山药粥(小米健脾胃,山药补肺肾,《本草纲目》称其"益肾气,健脾胃")</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