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关灯
护眼
第190章 缅北风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国府默许一些杂牌军投降日军,利用日军的力量,遏制敌后中共根据地发展。以弥补国军敌后力量不足的问题。</br>

在敌后伪军普遍存在专门攻打我军,对国军手下留情的情况。但国府在吴化文这件事却失了手,砸了自己的脚。吴化文引导日军政击苏鲁战区,对苏鲁战区产生了致命的影响。苏鲁战区从此一蹶不振,直至退出山东。客观上为我军在山东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这是国府没有想到的。</br>

国府作为中央政府,国党作为执政党,为对付在野党,在敌后玩起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让人很不齿。战术上利用了日军限制了我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战略上却因为大量军队的倒戈,让国人对国府丧失了部分信心,加上战后对汉奸的处置不力,动摇了国府的执政合法性,在国人看来能与汉奸共治的政府能有多大公信力。</br>

11月下旬缅北局势紧张起来,日军以第33师团部署在印缅交界处威胁英印军,第18师团防守曼德勒,第55师团、第5师团一部准备沿吉鲁、温非一线进攻密支那。</br>

日军占领缅甸后,立即违背了缅甸独立的承诺。把缅甸独立的时间推到1943年8月,理由是缅甸目前比较混乱,不具备独立的条件。本来缅甸独立军已发展到几万余人,日军打着精锐化标准化的幌子,把缅甸独立军名字改成了缅甸防卫军,编制上直接缩减成3千余人,昂山军长一夜之间成了昂山队长,这3千余人日军还不放心,在其建制上还安排了一个指导部,防卫军的任何命令都需指导部连署才有效力。</br>

缅甸由于交通原因和开发水平低,矿产资源很难被开采运输,唯一比较方便运输的是大米,从1942年4月开始,累积有十万两千多吨的大米运回日本本土。日军的所作所为直接触动了缅甸独立军,缅甸独立军渐渐与日军离心,昂山也与缅北的波莫取得了联系。</br>

此时印度也并不平静,印度国大党在孟买召开会议,要求英军撤离印度,建立独立的共和国。英国总督维克托霍普侯爵当天就在孟买把甘地、尼赫鲁一锅端,国大党代表们可以接着在监狱里讨论没有讨论完的议题。</br>

这一行动激怒了英属印度当地人民,整个英属印度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英浪潮,和国大党有龃龉的穆斯林联盟也参与到行动中来。韦维尔上将亲自下令出动军队镇压,甚至在一些地方动用了空军,伤亡人数成千上万,事情闹了很久。</br>

日军在缅甸驻军三个师团,经过半年的休整和补充,日军满血复活,特别是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受到重创的第55师也恢复了战力。日本大本营有意调第15师团、第28师团到缅甸加强日军力量,但缅甸日军最高指挥官饭田祥二郎已经等不及了,日军特意从新加坡调来了第5师团一部协助进攻密支那。</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