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30年不上朝

关灯
护眼
第396章 黄金万两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崇祯解释:</br>

“那些金银珠宝,朕准备拿去后宫用度,还有,朕准备成立一个皇家银行,用来调度朝廷的税收和支出,这一亿两,权当原始资本了。”</br>

张煌言皱眉:</br>

“银行?那是什么?”</br>

崇祯笑笑,没有过多解释,便让张煌言传令拔营回成都。</br>

他自己在军帐中思量起来:</br>

“按照历史上的基本情况,在这个时代成立皇家银行的可能性是极低的。</br>

首先,明代货币体系以白银为主、铜钱为辅,但白银流通依赖市场自发调节。</br>

此外明廷无力主导白银的开采,主要依赖海外输入,更没有建立统一的铸币标准,银锭成色、重量均不统一。</br>

这种“货币非国家化”特征与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本质相悖,明廷无法通过统一货币形态和发行机制调控经济,更无法构建信用货币体系。</br>

再者,明末商品经济虽在江南等地繁荣,但主体上仍是小农经济,全国市场尚未真正整合,区域贸易壁垒显着,物流运输成本也很高,明廷也没有转移支付能力。</br>

缺乏广泛的货币需求和金融交易网络,更缺乏对大规模信用融资、跨区域支付的系统性需求。</br>

还有就是明朝财政长期存在低税收、高损耗的特征,也没有高效的财政管理机制,无法支撑央行所需的资本储备、账目清算等制度。</br>

最后,明末商业活动仍以宗族、乡约为纽带,缺乏统一的商业法度。</br>

若明廷设立“皇家银行”,很可能因缺乏法律约束导致坏账激增,最终重蹈宝钞崩溃的覆辙。</br>

但是,崇祯既然穿越过来了,他就要着手改造一下中华经济模式,将来通过武力撬开全世界的贸易体系后,除了通过剪刀差挣钱,还要控制西方经济命脉。</br>

这些事虽然不急,但也要开始摸索和试探了。</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