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春点头:"对,而且……"</br>
说着说着,他不知从哪拿出份报纸,赶紧说:"这是报纸,你瞧瞧!"</br>
祁光远皱皱眉,随手翻开报纸。</br>
报纸主要是讲河南新厂的事。</br>
顺便,郭邰铭也露面了,大谈特谈福士康的投资规划,后面会投一个亿左右,在河南圈走不少地。</br>
到这儿,本来没什么大事。</br>
可郭邰铭这小子不知死活,非要提汉东省。</br>
更嚣张地说,龙国根本不用什么高精尖的高科技企业,只要福士康就够了。像汉东省的祁山集团这种高精加工,纯属浪费资源和空间。</br>
另外,好多南方的媒体也跟着起哄。</br>
到处宣扬,龙国企业没国际竞争力,也没企业家精神。不如让郭邰铭来建厂,汉东省别太较真,别想竞争。</br>
汉东省该做的不是自己搞代工,而是乖乖请福士康去投资。</br>
想跟富士康竞争?你祁光远行吗?</br>
祁光远看完,基本明白过来,郭邰铭就是故意找茬。</br>
"你觉得这事怎么整?"赵立春见祁光远读完报纸,问了一句。</br>
"我没什么想法。"</br>
祁光远耸耸肩,淡淡地说:"不就是竞争嘛。说实话,富士康有什么核心技术?它能做电子加工,咱们也能做,它能做到的,咱们一样可以干。"</br>
赵立春最喜欢祁光远这种自信劲儿。跟他聊,心里莫名踏实。</br>
他缓缓说道:"汉东经济发展在全国排得靠后,全省都在盼你的项目成功。"</br>
停了一下,赵立春冷冷地说:"现在这些媒体也太不像话了,压力也挺大。我不是多想,就想问问,你一期工程快结束,马上要开工了,能接多少外汇订单?"</br>
赵立春以前要是问祁光远这事,祁光远也没多大把握。这订单,得跑到国外去抢。富士康跟自家设备没什么跨时代的技,全靠企业家个人关系撑着。富士康能活下来,不是因为管理有多牛,也不是技术有多先进,就是因为它早一步做了代工,就凭这个拿到了订单。</br>
这些年,富士康和不少海外伙伴都建立了合作,大家知根知底,也就认准它了。正常来说,想跟富士康争订单,就得去国外抢,还得把自家的拳头产品VCD交给厂子做。这事慢,但全球经济发展得好,咱订单不会少。</br>
现在的富士康可不像几十年后那样是超级巨头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稳经济的工具。它在大陆才七个厂,包括马上要在河南建的那个。</br>
祁光远抬眼看看赵立春,脸上带着笑说:“问题不大,就是这个数。”说完还伸出两根指头。</br>
赵立春一听心里有点高兴:“两亿?”</br>
祁光远摇摇头:“这么大个厂,一年才两个亿订单,是不是太少啦?”</br>
“二十亿?”</br>
赵立春顿时惊喜了。实话讲,富士康一年在大陆的订单也就七八十个亿,祁光远要是能搞到二十亿人民币,简直不可思议。</b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br>
喜欢名义:我哥祁同伟,截胡小艾大嫂请大家收藏:()名义:我哥祁同伟,截胡小艾大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