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府内,陆远的搜查仍在继续。当他撬开严承影的暗格,露出的却是一本《永乐大典》残卷。"带走!"他随手翻了翻,书页间掉出半片龟甲,甲骨文"淬"字在火光下若隐若现。陆远眯起眼睛,将龟甲踹进靴筒——这或许又是一个绝佳的把柄。</br>
雨越下越大,严承影被押解着走过庭院。他望着熟悉的回廊在雨幕中渐渐模糊,想起自己曾在这里与徐光启彻夜探讨火器改良,那时的月光清朗,不像今夜这般阴森。锦衣卫的火把照亮了他的侧脸,坚毅的轮廓下,是藏不住的悲凉与愤怒。</br>
当严府的大门在身后重重关上,陆远掏出怀中的密信,借着微弱的火光又看了一遍。信笺上只有简短的几个字:"事毕,毁迹。"他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字迹在火焰中扭曲消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这场精心策划的栽赃,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br>
2. 朝堂围攻</br>
奉天殿内,龙涎香混着官员袍服的熏香在空气中凝滞。严承影被两名侍卫架着跪在丹墀下,飞鱼服的金线绣纹在青砖上拖出歪斜的痕迹。他抬头望去,鎏金龙椅上的万历皇帝神色阴晴不定,而丹陛两侧,早已站满了手持奏疏、摩拳擦掌的官员。</br>
"严承影蔑视祖制,罪无可赦!"礼部侍郎陈永年踏出班列,象牙笏板直指跪在地上的严承影,"臣请陛下翻阅《永乐铁冶志》,成祖皇帝早有圣训——''禁用硝石淬火,违者斩立决!''"他展开怀中的古籍,泛黄的纸页间,"禁用硝石淬火"六字墨迹鲜亮如新,在晨光下泛着诡异的油润光泽。严承影心中一沉,那分明是用新墨后添的插页,边缘还留着揭裱时撕裂的毛边。</br>
"陈大人所言极是!"吏科给事中周应秋紧跟而上,"自太祖开国以来,铁冶之法皆循古制,岂容这等狂徒肆意篡改?"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惊得梁上的铜铃叮当作响。严承影挣扎着要开口,却被侍卫猛地按下头颅,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br>
就在这时,工部尚书赵志皋捧着一卷泛黄的卷宗出列:"陛下,嘉靖八年匠户暴动案便是前车之鉴!"他展开卷宗,苍老的手指颤抖着指向某处,"当年推行冰淬法,致使军器局爆炸,死伤千余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哗然,官员们交头接耳,看向严承影的目光中满是嫌恶。严承影却盯着那行"死伤千人"的记载——"千"字的最后一竖明显比其他笔画更粗,墨迹也略有晕染,分明是由"百"字涂改而成。</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大明锦衣卫1请大家收藏:()大明锦衣卫1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