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笔架叉将军

关灯
护眼
第2章 周岁抓阄金光罩身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渡慕寨,寨中主要居住着陈、周二姓,世代和睦相处,过着男耕女织、质朴而安宁的生活。在寨子的西边,有一座宽敞的宅院,虽不似豪门大院那般奢华,却也透着几分古朴与庄重。这便是陈万善的家,而今日,陈家正沉浸在一片喜庆而又略带紧张的氛围之中。</br>

原来,今日是陈家长子陈天佑满周岁的日子。天还未大亮,陈家老宅便被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唤醒,整个院落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厨房里,灶台火光熊熊,飘出阵阵诱人香气。陈家婶娘们手脚麻利,正精心烹制着一道道寓意吉祥的菜肴:色泽红润的 “鸿运当头” 卤猪头,象征着福气满满、好运连连;金黄酥脆的 “黄金万两” 炸丸子,寄托着对财富的美好期许;还有那热气腾腾的 “团团圆圆” 糯米圆子,饱含着对阖家幸福的深切祝愿。</br>

院子里,族中男丁们干劲十足,将陈年旧尘清扫得一干二净,还在门楣、窗棂上精心张贴着崭新的红对联和喜庆的剪纸。那红对联上,苍劲有力的大字写着 “麟儿庆周岁 福运满门庭”“抓周定前程 祥瑞伴此生”,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对陈天佑的美好祝福;剪纸造型精美,有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寓意着吉祥如意、尊贵不凡,还有憨态可掬的金鱼戏水,象征着年年有余、富足安康。屋檐下,一盏盏大红灯笼如同天边的云霞,被高高挂起,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洒下一片温暖而喜庆的光晕。</br>

就在众人忙碌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突然出现在陈家门前。他身着一袭褪色却干净的道袍,手持一柄布满符文的拂尘,鹤发童颜,眼神深邃而神秘。老道士轻叩门环,自称云游至此,听闻陈家今日有喜事,特来道贺。陈万善虽感意外,但素来好客,便热情地将老道士迎进院中。</br>

老道士缓步走进院子,目光在各处装饰上停留,时而点头,时而微微皱眉。当他走到屋檐下的红灯笼旁时,突然驻足,轻抚灯笼,口中念念有词:“此宅祥瑞环绕,麟儿更是身负奇运,只是……” 陈万善心中一惊,连忙询问缘由。老道士却只是微笑,从袖中取出一个古朴的锦囊,递给陈万善道:“待抓阄仪式之时,将此锦囊置于抓阄之物旁,自会有奇妙之事发生。” 说罢,不等陈万善多问,便飘然而去。</br>

屋内,布置得更是精致典雅。八仙桌上铺着崭新的红绸布,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物件,皆是为周岁抓阄仪式所准备。有象征文人墨客的文房四宝,笔锋刚健的毛笔、墨香四溢的墨锭、纹理细腻的宣纸以及古朴的砚台;也有寓意着习武之人的刀,那刀虽为孩童尺寸,却也寒光凛冽,刀柄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透着一股英气。此外,还有算盘、书本、胭脂、吃食等,几乎涵盖了世间各行各业的代表物品。在这些物件周围,还摆放着小巧玲珑的面塑,有活泼可爱的生肖小动物,还有神态各异的神话人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为抓阄仪式增添了几分童趣与神秘色彩。陈万善想起老道士的话,怀着忐忑的心情,将锦囊轻轻放在了抓阄物件的一角。</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