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佑详细分析双方兵力部署,在沙盘上用各色小旗模拟阵势,发现曹操将战船用铁链相连,虽增强了稳定性,却也埋下致命隐患。“这不正是‘连环计’的契机?” 他猛地拍案而起,灵感如泉涌。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开始思考一个更关键的问题:火攻的最佳时机该如何把握?</br>
他开始仔细研究曹军战船的构造图纸,试图从细节中找到更多破绽,同时也查阅了大量关于长江水文和气象的资料,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这场战役的客观条件。在查阅一本古老的气象典籍时,他发现书中记载了赤壁地区秋冬季节的风向规律,其中提到每隔一段时间,江面就会出现短暂的东南风。这一发现让他兴奋不已,他立刻在地图上标记出相关信息,并结合战船的分布和火攻的路线,开始模拟不同风向条件下的火攻效果。</br>
为了更深入理解火攻战术,陈天佑亲自做了模拟实验。他在庭院中搭建简易战船模型,模型虽然简陋,但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还原真实。他堆满枯枝干草,这些干草在阳光下散发着干燥的气息,仿佛随时都能燃烧起来。点燃后,火苗瞬间窜起,秋风吹拂,火焰瞬间吞噬模型,浓烟直冲天际。</br>
然而,第一次实验的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火势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迅速蔓延到整个战船模型,而是在烧到一半时就逐渐减弱。陈天佑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着残留的模型,发现是因为风向不稳定,导致火势无法按照预定方向扩散。他没有气馁,而是开始调整实验条件。</br>
他用木板和布料制作了简易的风向标,实时监测风向变化;又找来不同种类的干草和木材,测试它们的燃烧速度和火焰强度。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调整,他的眼睛被熏得通红,泪水不停地流下来,但他依然坚持记录风向、火势与战船结构的关系,反复调整实验条件,直至深夜仍在思索。月光洒在庭院中,他的身影在火光与月光的交织下显得格外孤独而坚定。</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笔架叉将军请大家收藏:()笔架叉将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