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河没说年后打工的事,估计还没跟朱凤春说,朱家在村里也是大姓,虽说没李家人口这么多,但比其他姓来说算是人不少的。</br>
说了恐怕朱家总得给几个名额,当然要是自家都不够分,那就免谈,姓李的可不怕谁家非要占便宜。</br>
“慢慢来吧,赚钱的机会不会少的,有好事我肯定先想着咱们村里。</br>
要说咱们这地方还是太小了,要是地方足够大,我甚至想过把学校修到咱们村来,到时候上学的都是咱们这出去的,那多带劲。”</br>
两人想了想,觉得要一次拿出几十亩地来盖所学校,虽然带劲,但是地少了,还是不划算的。</br>
农村讲不讲城镇化不要紧,就拿50亩地来算,按照800斤粮食的亩产,那每年就少至少4万斤粮食。</br>
李剑垚也不想破坏村里这样的一个相对幽闭的环境,还是在公社那块做文章合适点,那里地方大,津河自西向东,两侧地势也相对平坦,沿河的两侧有差不多10公里的长度,宽度上虽然差了些但总面积也不小了。</br>
最重要的是其实公社这片的人口密度还不大,以后有足够的操作空间。</br>
事儿说完了,李剑垚和李厚河一起往家里走。</br>
“十大爷,我没说的是,筹建中学的款子,大头其实已经找好了。</br>
咱们就在这个项目里锦上添花就行,总之是不会亏的。”</br>
“我也知道这事好事,但是一下子出这么大一笔,怎么跟乡亲们商量才是大事。</br>
一两万呢,给这十几个大队挨家修小学再加上初中也就花费这么多。”</br>
李厚河不关心钱的大头的事,只要不让他来出就行了。</br>
“还是不一样的,小学解决的识字,中学念完勉强不算文盲,高中可是能考大学的。</br>
将来有个一官半职的,回馈回来的就不会少,当官的一句话,能解决多少事情?</br>
那些个从这所学校里出去的,再怎么着也算有一份香火情。</br>
就算做不到帮多大的忙,至少不会害人也算是因果。”</br>
李厚河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仍在琢磨什么时机跟乡亲们摊牌合适,要是大伙儿都不同意,那这事也只能作罢。</br>
“对了,年后那个事,给明凯一个名额,今天我去他家里问了下,他愿意出门去。</br>
也算是我帮桂枝大娘一次,可是有奶娘的情分的。”</br>
“知道了,我合计了一下,名额咱家自己也用不完,剩下的你要是有安排你就抓紧,没安排我就安排了。”</b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br>
喜欢重回60年代不遗憾请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遗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