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战船竟被锁死?第12页 此刻。 刘军得知主公离去,士气低落,毫无斗志。 张飞挥刀杀死十几名意图投降的士兵,才勉强稳定军心,摆好防御阵型。 “张飞,休想逃脱!“ “乌林渡口的战舰已被我方封锁,无法入江。“ 黄忠驰马来至近前,冷笑言道:“若肯归降,吾可保你与刘备性命。“ 什么! 张飞大惊。 战船竟被锁死? 那他们岂不是回不了江夏? 前路断绝,又挂念刘备安危,张飞怒不可遏,暴怒之下满腔愤恨。 “黄忠、赵霸,纳命来!“ 他竟主动冲向两人。 瞬息之间,三人围作一团。 另一侧。 刘备等人好不容易登上船,正欲扬帆启程,却发觉战船被铁索绑牢,除非砍断铁索,否则寸步难移。 然而随行物资遗留在路上,他们现下身无长物,手中无器,难以切断如手臂般粗的铁索。 见此情形,刘备脸色骤变。 难道真要命丧于此? 他不愿就此认命! “子龙,麻烦你劈开几根原木,其他人协力自船舱取出几块木板。“此时,诸葛亮面色惨白,走上前来对赵云说道。 赵云应允。 取了一柄大刀,接连数记迅猛劈砍,便斩断了战船上的几根横梁,又与其余侍卫合力撬下几片木板。 完成这些后,诸葛亮吩咐手下在船内寻得绳索与帆布。 随即,他指挥众人着手制作。 很快, 一艘由木板拼接而成的简易小船便告成型。 但这并非结束。 诸葛亮一鼓作气造好了三艘这样的小舟。 随后赶紧让人将小舟投入水中,果然平稳地浮于江面之上。 见此情景,诸葛亮这才稍感安心。 “幸而当年看过月英制作机关器物,略知其中门道,用机关之术改造这寻常小船倒也不算复杂。” 话毕,诸葛亮转向刘备,拱手言道:“主公,请登船。” 刘备疑惑地瞥了诸葛亮一眼,又低头望向江上那简陋的小舟。 心中忽生悲意。 自己身为皇叔,竟要乘此粗糙之舟,实为无奈。 且这小舟看着便不甚牢靠,一旦途中损毁,岂非葬身江底? 然而,此刻他又岂有他途? 摇摇头,刘备开口问:“此舟可容几人?” “七八人足矣,再多恐有倾覆之虞。” 诸葛亮答道。 刘备陷入沉思。 他们一行有三十余人,三艘小舟,如何能容纳这么多人? 更别说还有几匹战马! 余下的随从只能…… 刘备未再多言,但侍卫们已心领神会。 神情复杂地看了刘备一眼,纷纷俯身施礼,随后转身奔出。 “唉……” 见状,刘备只能长叹一声,未加阻拦。 不过他仍来到江岸,不是召回那些侍卫,而是望向张飞。 “三弟,速回,莫再恋战!” 刘备高声喊道。 远处的张飞闻声,急忙拨开黄忠和赵霸的攻击,跃马登上船。 黄忠、赵霸欲追赶,却被涌出的三十多名侍卫牢牢拦住。 尽管迅速解决了三十多人,待他们抵达船边时,却发现刘备等人已乘着三条小船顺流而去。 “递我的过来。” 黄忠板着脸注视着小船渐行渐远,转头对身旁的亲随喊道。 立刻,一支强弩递到黄忠手中,他拉开弓弦,瞄准刘备的方向射了出去。 咻! 箭矢在夜幕中划出一道冷光,瞬间逼近刘备。 “主公当心!” 始终守护在刘备身旁的周仓神情骤变,急忙上前将刘备推离危险。 然而他自己却无法再躲避,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支箭穿透胸口,溅起一片血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第199章战船竟被锁死?第22页 嘭! 周仓喷出一口鲜血,他瞥了刘备一眼,想说什么却又未能出口,随即倒下落入长江,转瞬便消失不见。 “周仓!” 刘备怒目圆睁,赶忙朝江面望去,却早已没了人影。 当下,刘备怒视岸边,咬牙切齿地喊道:“黄忠!” 若非周仓相救,死的就是他自己了。 此时,黄忠也不免感到惋惜。 “忠臣护主,可惜了。” 黄忠摇了摇头,不知是在感叹刘备命不该绝,还是为周仓的忠义感到遗憾。 “嘿嘿,黄老将军,这一仗我们全歼刘备万余大军,即便他逃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即使回到江夏,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赵霸在一旁冷笑。 “嗯,此战我军大捷,全靠祭酒大人运筹帷幄。” 黄忠收起强弩,脸上浮现笑意,突然想起什么,笑道:“差点忘了祭酒大人有句话要带给诸葛亮。” “来人啊,都给我说出来让诸葛亮听见。” 黄忠下令后,身边亲随便高声向远处喊道。 “诸葛亮智算华容,损兵折将!” “诸葛亮智算华容,损兵折将!” 声音传开,黄忠与赵霸同时放声大笑。 江上。 诸葛亮坐在船舱内,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黑,身子一晃便被气得昏厥过去。 “军师!” “孔明!” 三条小舟上同时响起慌乱的呼喊声。 江陵郊外,曹操的军营。 正午时分。 苏晨站在自己营帐前调试新造的连弩,面前的箭靶已被无数弩箭覆盖,多数直击靶心。 “果然是威名远扬的连弩,不仅精度提高,还更加省力,普通士兵也能轻松驾驭。” 苏晨眉眼含笑,对苏家连弩愈发喜爱。 普通弓箭在军中只供力大的勇士使用,强弩则更需大力士操作。 因此一支部队中能够熟练使用这些武器的士兵并不多,一是因弓箭制作繁琐,二是因能拉开强弓者稀少,即便再强壮的人,连续拉弓数次也会气力耗尽,需休整后才能再次拉动弓弦。 但苏家连弩完全不同,普通士兵即可轻松操作,无需过多消耗体力,可连续发射。 唯一的问题在于装箭麻烦些,且箭矢需定制,普通箭矢无法直接应用。 不过相较其战场上的威力,这点不足不算什么。 苏晨满意地收起连弩,放入营帐内。 当前城外并无合适的兵工厂,因此连弩尚无法批量生产。 “报!“ 苏晨刚从营帐出来,一名传令兵已匆匆赶到。 “祭酒大人,合肥急报!“ 传令兵跪地,双手递上一封密信。 合肥之战早已结束数日,周瑜也提前获知了消息。 至于为何传令兵此刻才送达消息,实因江东的探子可渡江而至,速度更快;而曹军探子只能绕道骑行,故而延误了些许时间。 苏晨略显疑惑。 合肥战况已有结果? 他接过密信扫视一遍,迅速领会,嘴角泛起笑意:“果然与历史相差无几,孙十万的名号并非虚传。“ 八万兵力对阵一万五千敌军竟会惨败,苏晨忍不住怀疑孙权是否擅长用兵。 但他更关心的是江陵城中的周瑜。 孙权虽遭重创,但率八万精锐出征,而张辽部仅万余人,此役东吴即便损兵折将,也依旧保有强攻合肥的实力。 孙权性情刚毅,即便初战失利,亦难咽此败局,且经历此役,他当已深知自身统帅才能之不足。 欲破僵局,单凭己力难成,需倚赖他人助力。 江东众将里,最佳人选自是周瑜,然孙权素怀戒心,断不会遣其往合肥,那么次选吕蒙便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