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隐秘合作的种子萌芽第12页 会议室内的空气微微凝滞,窗外的阳光斜斜洒在桌面,给整个房间镀上一层柔和的金光。 林修远坐于长桌一侧,目光沉稳地望向对面那位儒雅中年男人——国家罕见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栋。 “林医生,”李国栋轻声开口,眼中带着几分探究与期待,“我们看过你的病例分析和理论模型,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你提出的‘基因修复液’概念,不仅在理论上具备高度可行性,而且……似乎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实验数据?” 林修远神色不动,语气平静:“我做了一些小范围的模拟实验,结果基本符合预期。” 李国栋点了点头,翻看了几页手中的资料,忽然抬眼直视林修远:“既然如此,我想邀请你正式加入我们的‘未来医疗计划’。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前瞻性医学研究项目,专门针对罕见病、遗传病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我们希望你能成为核心成员之一,主导基因治疗方向的研究,并推动相关成果的临床转化。” 林修远心中一动。 他知道这个“未来医疗计划”在前世曾是国家最神秘也是最具前瞻性的科研组织之一,许多后来震惊世界的医学突破都出自其中。 而如今,自己提前十年进入这个圈子,无疑为将来对抗康泰集团埋下了最坚实的伏笔。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缓缓开口:“我愿意加入。但有几个条件。” 李国栋眉头微挑,示意他说下去。 “第一,我需要独立的临床试验权限。”林修远一字一句,“不是挂在某个科室下的常规研究,而是直接由我主导的新型疗法临床试验。” “第二,我需要接入最先进的基因测序平台,以及完整的生物信息数据库。” “第三,”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我所有的研究内容,在未正式发表前,必须进行最高级别的保密处理。包括内部人员不得随意查阅。” 会议室内一片安静。 李国栋沉默片刻,最终轻轻点头:“这些要求我可以答应。我会向中心主任汇报,为你申请特殊权限。不过你也得明白,加入这个计划,意味着你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风险。” “我清楚。”林修远嘴角微扬,“风险从来就不是问题。” 两人对视一眼,仿佛达成了某种无形的契约。 与此同时,在江城市人民医院,遗传科主任办公室内。 赵文杰坐在办公桌后,脸色阴沉如水。 “那个实习生……不,林修远,他已经不是个普通的实习医生那么简单了。”他冷冷开口,手指敲击着桌面,声音低沉却充满敌意,“他在听证会上的表现,还有那份第三方评审报告,已经动摇了我们在医院的地位。” 他身旁坐着几位老派专家,都是在业内德高望重的人物,此刻神情同样凝重。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教授皱眉道:“可他只是个实习生,怎么会有这样的能量?那些数据……是他一个人整理出来的?” “我不信。”赵文杰咬牙,“但他背后一定有人。昨晚来接他的那个人身份不明,但我可以肯定,不是普通人。” “如果让他继续发展下去,迟早会威胁到我们整个体系。”另一位专家低声说道,“必须把他踢出系统。” 赵文杰点头,眼神冷冽:“我已经打过招呼了。很快,他就会被调离岗位,甚至……被终止实习资格。” 众人纷纷点头,气氛一时肃杀。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门外走廊转角处,一名穿着白色大褂的女医生正静静站着,神色复杂。 她是麻醉科医生高晓琳。 她刚刚路过这里,本打算找赵主任确认明天手术排班的事,却被屋内的话吸引住了脚步。 “林修远……调离?终止实习?”她喃喃自语,心中警铃大作。 她虽然和林修远接触不多,但在几次合作中,她能感受到这位年轻医生的专业、冷静和超乎常人的洞察力。 更重要的是,他从不为了利益妥协。 这样一个医生,居然要被踢出系统? 高晓琳没有多想,转身悄然离开,心跳不由自主加快了几分。 夜色渐深,林修远回到住所,刚泡好一杯茶,手机震动响起。 “林医生,我是高晓琳。”电话那头传来她略带急促的声音,“我刚才无意中听到赵主任和几位副院长的谈话……他们在密谋对你采取行动,可能是调岗,也可能是直接终止你的实习。” 林修远听完,沉默片刻,随即轻轻一笑:“他们越是急着动手,就越说明他们怕我。” 高晓琳愣住:“你不担心吗?” “当然不。”林修远放下茶杯,目光幽深,“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我真正想要做什么。” 窗外,夜风拂过,城市的灯火如星河般闪烁。 一场暗流涌动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第42章隐秘合作的种子萌芽第22页 夜色深沉,医院的走廊已陷入寂静。 林修远站在窗前,目光穿透城市灯火,仿佛望向了未来。 他并不慌张。 赵文杰与副院长的密谋,在他眼中不过是小打小闹。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 “他们越是急着动手,说明我们已经触碰到他们的底线。”林修远轻声重复高晓琳电话中的那句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也说明,我走对了路。” 这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翌日清晨,阳光洒进医院大厅,林修远正准备进入病房查房,却见一个年轻医生早已等在门口。 “林医生!”来人一见到他就激动地迎上来,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崇拜——是林浩然。 “恭喜你,”林修远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医生,语气温和,“你已经被正式批准加入‘未来医疗计划’,身份是青年研究员,协助我进行基因治疗方向的研究。” 林浩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 林修远递给他一张卡片,上面印着一个项目编号和临时权限卡的识别码。 “拿着它去市立医学研究院b栋三楼登记处报到,他们会给你安排工作区域和实验资源。”林修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你的,也是我的助手。我希望你能记住,科研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改变现实。” 林浩然郑重地点头,眼眶微红:“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看着他坚定离去的背影,林修远微微一笑。 这个年轻人,或许将来会成为他对抗康泰集团的一把利刃。 深夜,林修远独自坐在电脑前,屏幕上跳动着国家级数据库的登录界面。 账号:lxy2010 密码: 随着回车键按下,系统载入完成。 首页显示的是几个待阅项目推荐,但他没有点开,而是直接调出搜索框,输入三个关键词: 2015年假药事件 h7n9流感疫苗研发 基因修复液配方优化 光标闪烁间,系统开始检索相关资料。 “游戏,开始了。”林修远低声自语,眼神中透出一丝冷冽的光芒。 数据库反馈的结果很快出现,虽然部分内容因保密级别过高无法访问,但已有足够信息供他推演布局。 关于“2015年假药事件”,资料显示该药品由“康泰集团”推出,宣称治愈率高达98,实则临床数据造假,导致数千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前世的自己正是因为揭露此事,才被暗算致死。 而“h7n9流感疫苗研发”相关的资料,则记录了2018年全国爆发疫情时,全球疫苗供应不足、研发周期过长的困境。 若能提前掌握病毒演化趋势,并布局疫苗生产线,不仅能拯救无数生命,更能在关键时刻重创康泰集团的市场垄断地位。 至于“基因修复液”的研究,虽然目前仍处于理论阶段,但凭借他脑海中的完整配方和临床应用经验,只需找到合适的实验材料与设备支持,便可迅速推进至人体试验阶段。 这些信息,是他手中的底牌,也将是他颠覆整个医界秩序的。 几日后,林修远向江城市人民医院科研所提交了一份课题申请书。 标题:《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罕见病辅助诊断模型研究》 内容看似普通,实则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在申请书中,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诊断思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罕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遗传数据、家族史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建立一套高效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模型。 评审专家翻阅之后,纷纷点头。 “这个选题很有前瞻性,尤其是在当前罕见病漏诊率极高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位评审委员说道。 “而且林医生作为实习医生,能够提出这样的构想,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另一位附和。 林修远微笑听着,心中却波澜不惊。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这份课题申请,表面上是为了争取科研经费和项目支持,实际上却是为了引入一个关键工具——智能诊断算法。 这套算法,源自他前世主导研发的“aiedre30”系统,曾在全球多个疑难病症诊疗中发挥巨大作用。 而今,他将以“辅助模型”的名义,逐步将其植入医院信息系统,为未来的医疗革命铺平道路。 不过,现在还不是公开的时候。 他要做的,是在黑暗中布网,在沉默中蓄力,等待那一天,以雷霆之势,将康泰集团连根拔起。 窗外的风,轻轻吹过树梢。 林修远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远方天际线,心中一片清明。 医道之巅,终将属于他。 只是,这一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