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番外:女帝第12页 一个和熙的夏日午后,昭阳昏昏欲睡的撑头在桌上,下一刻戒尺就打在了手背上,一下子就疼的跳了起来。 谢太傅吹着白花花的胡须看向昭阳:“殿下温习《尧典》,可温习好了?“ 谢太傅严厉的声音惊得昭阳脊背一挺,摸着被打疼的手背,连忙正襟危坐,十分敬重道:“回先生的话,都温习好了。” 谢太傅今日着靛青色官服,银线绣制的仙鹤振翅欲飞,衬得他面容愈发清癯。 那柄皇上亲赐的紫檀戒尺就搁在手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谢太傅脸色依旧严肃,苍老的手指翻开竹简:“请殿下诵‘克明俊德‘章。“ 昭阳神色轻松,抬着头,倒背如流。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寻常背诵根本难不倒她,许多书籍但凡她看过,她都过目不忘,看两遍便会了。 只是她背诵到一半,戒尺却“嗒“地轻敲在案几上。 谢太傅也知道这难不倒昭阳,又问:“《尧典》乃帝王必修之典,殿下可知尧舜何以服天下?“ 昭阳想了想,便道:“因其武力强盛。“ 昭阳一说完,便听严厉的一声:“荒谬!“ 戒尺重重拍在案上,惊飞檐下栖雀。 谢太傅负着手:“尧舜以德服人,禹汤以仁治国。殿下若只知强弓硬弩,与北方蛮夷何异?“ 昭阳看又将谢太傅气着了,连忙过去给老太傅顺背。 谢太傅看向昭阳,自三岁启蒙起,到如今九岁,他教导王女到如今,周遭接触过王女的没有不喜欢的。 王女天资聪慧,又对上恭敬,对下宽和,既有王女的威严,又有一股随和气度,他更是将王女当做了自己的孩子那般教导。 只是王女喜武轻文,是他最担忧的。 这会儿见着王女关切的眼神,他叹息:“殿下可知,老臣之前为何要让殿下熟读《尚书》。” 昭阳神情思索,轻声道:“先生要教导我要重德行,识人善用,克己修身。” 谢太傅点头:“商纣失德而鹿台焚,周幽戏诸侯而骊山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臣希望殿下明白。” 昭阳便是郑重的点头:“先生的教导,我一定牢记。” 谢太傅才欣慰的露出笑意来。 他明白,王女虽有时候贪玩,但却格外敬重老师,但凡认真教导她的,她都会谨记于心。 他教导王女帝王之术,监督她言行,其实直到现在也没可挑剔的。 将来,王女定然会是合格的帝王。 等课业结束,昭阳从书房一出去,就拉着随从去射箭。 她在内殿里让人给她换上骑马服,就要兴冲冲的让人去拿弓箭过来,只是唤了几声不应,殿内安静,昭阳警觉的一下子寒毛立起,赶紧规规矩矩的出去。 父皇果真正站在外头,正一脸严肃的看着她。 昭阳觉得自己表现得很好,没犯错,去父皇面前去的时候还有点不服气。 魏祁垂眸看着昭阳那与她母后如出一辙的面容,仅仅九岁,就漂亮的不行,还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貌。 偏偏却不是个沉稳的,整日里骑马射箭,才七岁就敢偷偷带着人出宫去打猎,一夜没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第206章番外:女帝第22页 那天吓得她母后生了场病,这家伙回来当时跪在她母后床前跪了一日,结果才半年,又偷溜出过一次。 气得他将宫里的狗洞全给堵住。 本来是觉得她年纪小,不许她打猎怕她伤着了,却是个让人头疼的。 九岁生辰时他想着反正也管不了了,就让她打猎,在猎场里总比偷偷出去的好。 这倒好了,三天两头的练箭,白日里上课又打瞌睡。 魏祁想着,自己好好的粉雕玉彻的可爱小团子,怎么现在成了个小泥鳅。 他黑着脸捏着她后领子提了提:“又在先生的课上睡着了?” 昭阳这才想起定然是小德子又去父皇面前告状了。 她委屈巴巴的立马很识趣的认错:“昨天夜里练箭的太晚了。” 魏祁头疼,大晚上练箭,也真有她的。 可训斥又舍不得,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办到的,身边大臣全是一股脑儿的夸她,就连谢太傅那样严厉的人都对她一直夸赞。 就连高义都被这家伙哄得团团转,快成了这家伙的狗腿子了。 魏祁叹息,其实也知道昭阳也不过才九岁。 九岁的年纪,已经熟读经书儒学,皇子六艺她也极出色,就连他也不忍心对她严厉。 他对这个孩子一向心里喜欢的很,旁人夸她,他虽然面上没有什么表情,但心底是高兴的。 他叹息,松了昭阳的领子,又弯腰给她理了理。 他又捏着她小小肩膀:“朕为你选了几个伴读,去跟着朕选选。” 昭阳眼睛一下子一亮,赶紧让高义带她去。 魏祁看着又跟小泥鳅要跑的人,伸手抓住她,牵着她的手往前走,又低头看她:“跑什么?” “规矩都忘了?” 昭阳撇撇嘴,却是老老实实的跟在父皇的身边。 到了议事厅,里头早就等着了七八个少年,见着皇上和王太女过来,连忙都恭敬的跪下。 魏祁让人都起来,还没让昭阳过去选选,人就往那边去了。 这些少年都是他信任的挚友和曾经的部下的孩子,送来昭阳身边,是为了将来成为昭阳的左膀右臂。 成为她最忠心的手下。 昭阳负着手,来来回回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少年,身量都比她高,还都生的好看极了。 父皇只让她选两个,可昭阳看这几个都想选。 她回头看向父皇:“儿臣能都要么?” 那几个少年俊美的,温润的,冷清的,还有明朗的,怎么瞧怎么好看,她都想要拥有! 魏祁揉了揉眉间,声音里带着不容商量的语气:“只能两个。” 这些少年都是被送过来,承着家族的希望,一旦被王女选中,将来就可能成为王女的入幕之宾,说不定还能父凭子贵。 少年们更明白自己身上的使命,个个朝着王女投去期盼的眼神。 况且王女此时穿着鲜红的骑马衣,英姿飒爽,却有张出尘美的惊人的脸,与他们心里原想的王女似乎有一点不同。 不可否认的是,见到了王女之后,更想留在她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