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在成功得到机场和土地后,迅速采取行动,将他自己组建的航空队转移至机场。</br>
他亲自指挥这一行动,确保航空队的顺利进驻,并对机场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br>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这个机场,陈哲决定给它起一个响亮的名字——高雄海警海上巡逻中队。</br>
为了保障机场的安全,陈哲派遣了一个连的兵力负责守卫工作。</br>
与此同时,陈哲并没有忽视新获得的土地。</br>
他深知土地是农业的基础,于是立即着手利用这片土地进行耕种。</br>
他使用了新购置的50台拖拉机等农业设备,组织后勤官兵进行耕地作业。</br>
在短期内,这片土地就被开垦出来,准备种植水稻。</br>
在处理完机场和土地的事宜后,陈哲的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重要任务——配合遣返第二批日本人。</br>
台湾的日本人已经有一批被遣返,但还有许多人需要离开。</br>
陈哲需要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确保遣返工作的顺利进行。</br>
讲到这批将要被遣返的人员那还是要从台湾光复后说起,1945年11月,台湾地区军事接收委员会成立,这为遣返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组织保障。</br>
国民政府也制定了详细的《台湾省日侨遣送应注意事项》,明确了遣返的具体规定和流程。</br>
根据规定,如果日台家庭中有两人以上分担家庭生活,那么他们可以自主决定是留在台湾还是被遣返回日本。</br>
此外,允许留台的日本人,其家属也可以自愿选择留下。对于夫妻双方分别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情况,也有相应的规定:丈夫是中国台湾人,妻子为日本人的,可以留下;丈夫为日本人,妻子为中国台湾人的,妻子可以自主决定去留。</br>
陈哲研究了这些规定,不过他只是派船帮忙运人回日本而已。</br>
12月16日,台湾省成立战俘管理处,颁布了一系列办法,如《台湾省日侨调查办法》、《台湾省日侨遣送督导办法》、《台湾遣送回国日侨编组实施办法》、《台湾省日侨遣送应行注意事项》、《台湾省回国日侨健康检查实施办法》和《台 湾省日侨遣送应注意事项》等。</br>
这些办法实施办法保障了遣返工作的顺利进行。</br>
要求日本滞留人员在回国之前,先恢复海运、空运、交通,也算是战争赔偿的组成部分。</br>
在美军联络组协助下,把滞留台湾日军遣返回日本。</br>
由于需要遣返的人数众多,这项工作无法一次性完成,因此被分成了多个批次和阶段逐步推进。</br>
具体来说,1946年3月至5月被划定为第一期,在此期间,大量的日籍技术人员被留用,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br>
接着,1946年8月至12月底则是第二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遣返剩余的以及被解除征用的日本和琉球人。</br>
对于陈哲而言,遣返日本人并不是一件令他感到为难的事情,毕竟这是一项必要的任务。</br>
有趣的是,他自己的部队也在利用日本人来为他们工作。</br>
要知道,日本原本就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实力,陈哲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让这些日本人帮忙培训自己的海军和空军官兵,这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