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大战的气息越来越浓。</br>
自从范文程向大明提出一系列野蛮的要求被拒绝后,就意味着两国将继续开战,尤其是明廷将晋商抄了,这意味着大清失去了重要的资源,后来又得知明廷要搞变法。</br>
多尔衮原本准备再等等,要是江南乱起来,再出兵,如此明廷顾此失彼,必然会手足无措,可随着消息传来,黄义明在江南手段强硬,杀得勋贵、士绅惨叫连连,而且关内的灾害一年比一年少,多尔衮彻底坐不住了。</br>
每日里多尔衮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心想着该怎么才能找到第二个晋商,继续和大清做生意,想来想去也没找到一个好办法,商人是有但能量太小,根本不够大清所用。</br>
这时,范文程向多尔衮进言,何不从朝鲜发兵,突袭日本,德川家族刚刚站稳脚跟,结束了军阀混战,此时出兵,必然能一举拿下,如此不光能填补晋商倒台后无法继续获取物资的空缺,还能让小鬼子为大清所用。</br>
多尔衮一听有道理,思索一番后决定出兵,从朝鲜迅速突袭日本,很快就占领了许多地方,八旗兵十分勇猛,虽然小鬼子极力抵抗,但还是败了下来,最终江户被清军拿下,德川家光决定归顺大清。</br>
这下子清军立马“吃饱”了,多尔衮在江户留下二十名白甲兵,以保护幕府将军的名义贴身护卫,并且以便随时传递宗主国的精神,随着满清定下攻明的计划后,就不断从朝鲜、日本抽调兵力,以此增加胜算。</br>
说是护卫,那都是带着刀的,全天就连上厕所都要贴身跟着德川家光,另外除了二十名白甲兵,还有一支三千人的汉军旗驻扎江户。</br>
总体而言,多尔衮对日军的战斗力还是很满意的,要不是打了对方一个突袭,还真不一定能这么快拿下日本,如今满清实力大增,也到了一举拿下明廷江山的时候了。</br>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出征的日期终于敲定。</br>
崇祯亲自拟定,定于大明崇祯二十一年正月初一,元旦,也就是明朝的新年初一这一天,取“辞旧迎新”之意,告别从前的一切,也有为军队祈福之意。</br>
各部的粮草已先一步由民夫押运送往山海关,如此一来军队直接出发即可,勇卫营的火炮,炮弹,运了过去。</br>
为了打赢这一战,崇祯大笔一挥划出百万石粮草,又从北方征集了十万民夫用来运送,由于关外十分寒冷,考虑到降雪的问题,马车上还带着藤条!</br>
要是路滑,就绑在轮子上;要是有雪,就给运输的马匹穿上马蹄钉,如此一来,马蹄一脚踩下去会在地面扎上一个洞,能稳住,不会打滑,就是会降低运送时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