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议会宫</br>
明黄缎面、措辞严厉、盖着大明皇帝鲜红玉玺的宣战诏书,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荷兰大议长康拉德·范德林的橡木书桌上。他肥胖的手指颤抖着,捏着这份来自遥远东方的死亡通牒,小眼睛里充满了极致的困惑与荒谬。</br>
“亵渎……太皇太妃……<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教皇?” 范德林喃喃自语,声音因为难以置信而扭曲,“我?我什么时候骂过那个东方的女教皇?我连她长什么样子都快记不清了!” 他猛地抬头,看向侍立一旁、脸色同样惨白如纸的外交大臣,“阿尔伯特!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br>
外交大臣阿尔伯特·德维特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声音干涩:“议长阁下……我们……我们从未在任何官方或非官方场合发表过如此……如此不堪的言论!这完全是无中生有!”</br>
“无中生有?!” 范德林猛地将诏书拍在桌上,震得墨水瓶跳了起来,“可大明皇帝就认定了是我们!‘直斥为<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教皇’!这是要亡我国灭我种啊!”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冷汗瞬间浸透了昂贵的丝绸衬衣。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疯狂地翻动书桌上堆积如山的欧洲各大报纸。</br>
《泰晤士河报》(英国)头版通栏标题:“荷兰的狂妄与愚蠢——范德林议长亵渎圣明将引火烧身!” 社论措辞严厉,将荷兰描述为“不知天高地厚、自取灭亡的蠢货”,并暗示英国“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必要时将维护欧洲文明世界的体面”。</br>
《埃菲尔铁塔报》(法国)则带着幸灾乐祸的优雅讽刺:“阿姆斯特丹的粗鄙水手何时学会了维也纳宫廷的刻薄?范德林议长对东方圣座的侮辱,是其个人品格的彻底破产,荷兰应为拥有如此领袖感到羞耻!”</br>
《柏林早报》(普鲁士)语气冰冷而直接:“愚蠢至极的挑衅!荷兰将为范德林议长不负责任的言论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普鲁士敦促荷兰立即无条件认错,避免战火殃及欧洲。”</br>
《莫斯科快讯》(沙俄)带着斯拉夫式的直白与贪婪:“东方巨龙被激怒!荷兰的末日钟声已经敲响。沙皇陛下提醒所有欧洲国家,警惕大明扩张野心,并重申对波罗的海及北海地区安全的‘深切关注’。”</br>
《奥斯曼日报》(奥斯曼帝国)的报道则充满了宗教色彩和隔岸观火:“异教徒的相互撕咬!荷兰亵渎东方‘女哈里发’,必将遭到真主借大明之手的严厉惩罚。苏丹陛下乐见异教徒势力削弱。”</br>
没有一家报纸为荷兰辩解!没有一句质疑大明指控的真实性!清一色的批判、谴责、划清界限!这些报纸的态度,就是其背后君主和政府的态度!整个欧洲,都在用一种近乎默契的冷酷,将荷兰推向了孤立无援的绝境!他们恐惧大明的兵锋,更乐于看到这个商业竞争对手的毁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