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凌在明末

关灯
护眼
第464章 铁翼凌空·帝国新翼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大明东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巍然矗立于山东省临清市东郊广袤的平原之上。这片由永昌帝时代便划拨的土地,早已从最初的试验场,演变为一座融合了传统工坊严谨与现代格物探索精神的庞大工业城。高耸的厂房、笔直的试飞跑道、以及不断进出的载重马车和早期蒸汽卡车,无不彰显着这里是大明帝国飞向蓝天的摇篮。</br>

自永昌帝高瞻远瞩,力排众议投入巨资开启“凌云计划”以来,大明的航空之路已走过近二十个春秋。最初的步履蹒跚,集中在对螺旋桨动力飞行器的探索上,尤其是结构相对简单的直升机,经历了无数次坠毁、修改、再试验的循环。木制骨架蒙上帆布或轻木薄板的机身,配合着轰鸣作响的活塞发动机和巨大的木质螺旋桨,那些早期升空的“铁蜻蜓”虽然笨拙且航程有限,却为帝国积累了宝贵的空气动力学知识、飞行控制经验和一支初具规模的飞行员、工程师队伍。</br>

然而,永昌帝的目光从未局限于螺旋桨的涡流。在直升机技术趋于成熟,开始应用于军事侦察、短途运输之时,他便敏锐地指出:“螺旋桨有其极限,欲达更高、更快、更远,非喷气之力不可为!”于是,在永昌三十五年,一项更为宏大且艰难的“天火计划”在东飞公司秘密启动——研发喷气式飞机。这一计划,由时任东飞公司总工程师、后来升任董事长的吴云亲自主持。</br>

吴云,年近五旬,是永昌朝重臣、原大明钢铁总公司总经理吴大用之子。他自幼受其父熏陶,对机械、格物充满狂热,后又远赴欧陆留学,系统学习了最新的力学、热学和材料学知识。他身上既有传统工匠的务实坚韧,又有新派学人的开拓精神。他深知,喷气式飞机的核心,在于那颗能喷涌出炽热气流的心脏——喷气发动机!</br>

<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心”之炼狱:涡喷引擎的诞生<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br>

研发之初,最大的拦路虎便是这“天火之心”。当时的理论已较为清晰:利用压气机将空气压缩,与燃料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再通过涡轮膨胀驱动压气机自身,最后高速喷出产生反作用推力。但理论化为实物,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