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饮食男女

关灯
护眼
第779章 谁同意,谁反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于丽见堂妹如此说,自然再没有回绝的道理。只是操办喜事,总得知道新郎官的情况啊。

听她如此问,于海棠便将对方的情况说了个仔细。

原本在厂办,后来给领导当秘书,现在是食品总公司的生产副科长。年龄相当,同于海棠一样年轻有为。

听堂妹如此介绍,于丽便知道了,准妹夫同堂妹一般,都是红星钢铁集团的科级干部,真是好良缘。

虽然刚刚堂妹介绍间眉眼少了几分喜气,又说什么相敬如宾的话,她只当堂妹嫌弃准妹夫低了她半级。

心思如此,于丽免不了要多劝她几句,无外乎男同志总比女同志走的稳一些,也更长远一些。

如此种种,于海棠听了知道堂姐想差了,可也没解释,就这么听了,嘴里还应着。

之所以仓促决定结婚,还不是那些举报信闹的。同李主任传出花边新闻的只有她是单身,没人为她张目。

拼到广播电台台长这个位置,于海棠可是付出了太多,哪里舍得让旁人议论。

再一个,她年龄确实大了。在这个位置上要是还不尽快确定个人关系,便是要影响她的进步了。

幸好她的追求者众多,又没闹出人命,只是闲言碎语也不耽误她的名声。

为了平息这些议论,她就要搭上自己,想想哪能不懊恼,眉间多了几分不自在也是正常的。

至于说不自在,有她自己的原因,也有男方的原因。她是迫不得已,对方却也是情伤所致,谁都不用嫌弃谁。

一想到那天看到的场景,再见面相亲,于海棠心里像是吃了苍蝇一般,可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是最合适的。

玉树栏杆,银装素裹,雪花纷飞,北国的景色混着几点青绿,便尽在河畔花园。

红星钢铁集团现办公地址对面的广场花园因为有着地下管道的供热,植被得以保存。

虽然鲜花绿叶不在,但青松翠柏还在迎着雪花招手,也不失为白色世界里的一抹耀眼。

谁说秋天是分手的季节,冬天的肃杀更要把还没发芽的爱情冻死在这数九寒天之中。

彭晓力鼓起万分勇气才约了李雪出来赏雪,就应了她名字中一个雪字,想要讨她欢心。

她应邀出来玩确实欢喜,只是再看到他热切的目光后,表情中多了几分慎重。

到底不是少男少女,情字再难开口,也不过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哪里能强求。

彭晓力明明知道这些话说出口,两人可能很难再继续做朋友。可他也清楚,这些话再不说出口,他可能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

李雪并没有阻止他的情深意切,滔滔不绝,看得出来他准备了很久。只是见也见了,听也听了,再说清楚他也就没有遗憾了。

说到头,两人还是师徒关系,刚进办公室那会儿要没有对方的照顾,李雪也知道自己要吃苦头。

虽然当时有二哥庇佑,终归不是一个部门的,人家要是瞧不上她,有无数种办法炮制她。

还是彭晓力主动出头维护她,教给她不少机关里的门道,那时候两人年轻,不自觉地玩笑打闹。

现在想想,三年前的情景就在眼前一般。

没人知道李雪是如何拒绝彭晓力的,连两人的共同朋友顾城都不知道,只知道彭晓力的爱情无疾而终。

不凑巧,那一幕恰巧被路过的于海棠见着,所以才有了后来她同彭晓力相亲见面时候的探究与坦白。

两人都把情字深藏内心,言语间竟意外的性情相投。顾城感慨,他们不应该结婚,应该拜把子的。

12月28日,欢天喜地,某某地成功进行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12月29日,锣鼓喧天,金陵市长江大桥竣工。

好像喜气传到了红星钢铁集团一般,在阳历年前最后一次管委会工作会议上,秘书长大展神威。

此前年度工作会议上,秘书长便代表管委会就本年度集团发展工作做报告,着实让那些话多的吓了一跳。

依旧是脱稿宣讲,依旧是慷慨激昂,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却又不得不在精彩处主动鼓掌。

最后一次管委会工作会议上,秘书长李学武就集团人事、业务、行政等工作,根据年度工作总结情况做了较长的发言,可谓是火力全开。

因年后董副主任回京已成定局,所以有关于辽东工业管理小组的处置方案也摆在了会议桌上。

只是较以往的意见分歧大,研究讨论慢不同,在本次会议上秘书长李学武直言利弊,大胆发言。

一方面强调了辽东工业管理小组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所做出的贡献(肯定董文学的工作成绩),另一方面也就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综合、协调管理辽东工业共同发展大局,提出再延续辽东工业管理小组三年的意见。

比较以前泛泛的讨论,以及各集团领导纠结的重点,李学武将工业管理小组存在的时间和意义做了定格。三年为一期限,有用就留,没用就撤,一切以事实说话。

这有点像军令状了,延续三年,恰好是李学武去往辽东掌管红星钢铁集团工业区的第一个任期。

颇有种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意味,又像是在叫板集团所有领导,以及他的那些竞争对手。

就在即将讨论最后一个议题,也就是有关于红星钢铁集团辽东工业管理小组组长的人选时,苏维德发言要求相关人员回避。

他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任是谁都清楚他说的就是李学武。集团草拟了三个人选,他是其中一个。

只是苏维德昂起下巴要撵李学武出去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吧。”

景玉农抬起眼眸扫了苏维德一眼,而后看向管委会主任李怀德淡淡地说道:“人选早就漏出去了。”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向景玉农的眼神多了几分玩味和不明,只是还没到他说话的时候,所以选择作壁上观。

苏维德被她突然呛声也有了几分意外,他有想过李学武会强留在会场,也想过董文学会帮他出头。

万万没想到,会场内瞬间安静,就连秘书的目光都忍不住望向了景副主任。

不是说…两人有矛盾吗?

景玉农却并未在意众人晦暗不明的目光,依旧是那副语气继续讲道:“回避原则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她看向对面皱眉想要反驳的苏维德讲道:“名单中所列人员涉及到了今天在场的两位,难道就不能听听他们自己的意见吗?”

“我觉得景副主任说的有道理。”董文学初始也觉得惊讶,不过这会儿眉毛一挑,附和道:“我也想听听多方的意见,至少在座的各位都有发言的权利。”

“这不是胡闹嘛——”

苏维德想要拍桌子,却顾忌这是管委会会议,只是嗓门大了几分,强调道:“这不符合会议纪律。”

“管委会嘛,集体的意见更重要。”平日里很少说话的张劲松却再次让众人惊讶了一把,“我赞成景副主任的意见。”

苏维德已经睁大了眼睛,看向张劲松的眼神多了太多的不解和疑惑。瞧你小子浓眉大眼的,你怎么…

董文学替李学武说话还情有可原,哪轮到景玉农主动,张劲松附和了。

让苏维德惊讶的还不止这一个,就在众人望向张副主任的时候,程副主任也开口附和了景副主任的意见。

现在好了,还没开始投票呢,已经有四位集团领导站在了一起。秘书们齐齐望向窗外,确定太阳是打哪边出来的。

景玉农、董文学、张劲松、程开元…

不用李怀德点名,他的目光看向哪里,哪里便有点头附和的言语,管委会难得地有了意见统一的时候。

这个时候不仅苏维德冷汗下来了,就是李怀德也皱起了眉头。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要是以往,他还能暂停相关议题,往后再议,但今天这场会议,这个议题容不得他往后拖了。

只看现场的形势也知道,他想往后拖也是不行。

什么叫骑虎难下,李怀德看向对面秘书长方向的目光逐渐危险而深邃。

危险的不是他,反而是沉默下来的秘书长。

装什么装,得意吗?

“既然同志们的意见统一,那就按照玉农同志的意见,听一听相关同志的意见。”

李怀德作为班长,不能让管委会冷场,更不能丢掉主动权,就算是硬撑也得撑着,这是面子。

苏维德已经变了脸色,再看向李学武的目光里只剩下浓浓的忌惮。

“组织处的同志同我讲,领导的事他们做不了主,也拿不出意见来。”李怀德继续讲道:“有关于辽东工业管理小组负责人的人选问题,还是我同维洁同志征求了各方意见拿出来的,今天就议一议吧。”

议题文件分发到各人手中,相关的名单也显露了出来,分别是高雅琴、徐斯年、李学武。

除了徐斯年没有资格参加管委会会议,就苏维德所言真要回避,李学武和高雅琴都得出去。

可明显的,纷纷扰扰争了大半年的戏码就要落幕,谁舍得放弃,都攒着劲等粉墨登场呢。

“有关于这份人选问题,我做一下解释说明。”谷维洁开口道:“虽然名单上是三个人,但我同李主任也讲过,未来辽东工业管理小组责任重大,也可以安排正副组长进行协调管理。”

“谷副主任的意思是选两个,还是选三个?”

董文学微微皱起眉头看向对方问道:“要是选三个,那今天的会议倒是简单了。”

他用玩笑的口吻讲出这句话,可会场内没有人笑。

没什么好笑的,刀光剑影,劈在脑门上要命的。

谷维洁并没有在意他的发言,而是看向众人继续解释道:“当然,也不限于名单上的三人,同志们还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提出来。”

“至于说董副主任刚刚的问题。”她这会儿才看向董文学回道:“有能者一人足以,不足者两人,两人不足那就三人。工作总是要做的,团结更重要。”

这是撕破脸了?

坐在墙边记录会议的秘书们心里砰砰直跳,他们听到的和以往看到的情况可不是这样。

不能说谷副主任同董副主任一条心,可也少见有意见纷争的时候。就算有意见分歧,也早在会议开始前通过气了,怎么可能到会议上吹胡子瞪眼睛的。

“看来真得好好选一选。”

董文学扭过头去不看她,嘴角带着嘲讽的意味讲道:“要都是无能之辈,怕不是要安排三十个组长。”

火药味这么浓?

秘书们见大事不好,纷纷看向李主任,得了示意和允许,这才都站起身拿了暖瓶给领导们续茶倒水。

有个缓冲,总比僵持起来好。

趁着续水的工夫,众人也有了时间思考和判断。

“高副主任对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苏维德见情况不对,乐得把这摊水搅浑了,就着名单上的内容看向了高雅琴,提议道:“我觉得请高副主任主持辽东工业工作的大局更稳妥一些。”

“经济建设是未来的发展核心啊。”薛直夫点头讲道:“集团在辽东布局港区,正适合将经济作为连接线贯穿各工业区,完成经济链条的布局。”

“我赞成薛副主任的意见。”谷维洁发言道:“高副主任有较为丰富的对外贸易管理经验,又对经济发展工作有较深的理解,我想正适合去辽东掌握大局。”

“当然了,工业管理经验不足。”她见董文学要发言,抢先讲道:“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安排徐斯年同志担任工业管理小组副组长比较合适,优势互补嘛。”

董文学本打算发言来着,可见她如此说便也忍住了没开口,只是扫过对方的眼神逐渐犀利。

李怀德见谷维洁讲完众人都没再发言,便把目光看向了李学武和高雅琴,这两位是今天最后议题的主角了。

“雅琴同志的呼声很高啊。”他微微点头问道:“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我没有什么想说的。”高雅琴因为回避原则,没有李怀德的询问她是不能说话的,这会儿对自己的工作安排更不能多说,“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嗯,其他意见呢?”

李怀德扫向了众人,着重看向了董文学,知道他必然要支持李学武执掌辽东的。

董文学也应了他的询问,表情严肃地开口道:“我从辽东回来,更懂辽东需要什么。”

他手指点了点笔记本讲道:“辽东需要的不是对外贸易管理经验,也不是经济发展思路,而是耐心。”

“未来三年、五年、十年,集团在辽东的布局会逐渐显露出锋芒锐利之势。”董文学微微皱眉,“在锋芒毕露之间还需要协调和隐忍,耐心发展工业和技术。”

“如果说集团在辽东需要经济思路,我不怀疑高副主任的能力,但我要说规划辽东另有人在。”

“如果说集团在辽东需要对外贸易,我更不怀疑高副主任的经验,可我要说经略贸易另有人在。”

他言辞逐渐强硬了起来,看向众人讲道:“如果说集团在辽东需要工业管理,需要综合协调,需要贸易建设,需要经济发展,一个人足以,何必要用两人?”

话说到这,董文学顿了顿,神情淡然地扫了众人一眼,最后目光定在了李学武的身上,坦然地讲道:“我提议由李学武同志担任辽东工业管理小组组长职务。”

会场内因为他的发言凝滞了几分,李怀德并未在意这一点。在确定众人再没有提议,这才开口讲道:“集团在辽东的布局是未来对生产和贸易工作重中之重,再谨慎小心也不为过。同志们的发言和意见恰恰证明集团需要更优秀的人才掌握大局。”

“我不介意一个或是两个。”

他敲了敲桌子,道:“但我要讲,到什么时候团结才能战胜一些困难,这个组长也应该是团结的选择。”

强调了自己的态度,李怀德这才放下手里的铅笔,看向众人说道:“既然大家都赞同辽东工业管理小组再延续三年,那就举手表决,决定出负责人的人选吧。”

会议进行到举手表决的阶段,可见班子成员的意见分歧有多大了。这是李怀德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一般管委会议程有超过一半的同志点头,便会以全部通过的形式做记录,并形成决议。

这一次却把矛盾放在了会议桌上,在集团机关被那几个案子搅得人心惶惶的时候,必然要引起议论,到时候免不了要传出他对班子掌控力度下降的传闻。

所以他要强调团结,团结的结果重不重要?

“请赞成高雅琴同志担任工业管理小组组长,徐斯年同志担任副组长的同志举手。”

毫无意外的,苏维德第一个举手,谷维洁第二个举手,当李怀德把目光看向薛直夫的时候,薛直夫也把手举了起来。他的脸上多了几分得意。

集团班子十一个人,去掉李学武和高雅琴两票,只要五票赞成,那这项决议便要板上钉钉。

李怀德当然不会这个时候举手,目光扫视众人,最后落在了工会主蓆熊本成的身上。

众人也都看向了应声虫一般的老熊,这位可是李主任的铁票啊。这个时候他举手,那李主任才是关键。

可是,老熊怎么没举手?

请:m.badaoge.org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