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堪破三千世相

关灯
护眼
第13章 抱瓮灌园——列子拒用桔槔的深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破局三式</br>

1. 观器识人法</br>

《考工记》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识破技术伪装,当察其“拙器”是否暗藏玄机。若见某匠造水车故意留榫,定是为防洪时拆卸——钝处藏锋,才是大巧。</br>

(案例) 晚清江南制造局仿制洋炮,总办特将射程缩半。外人讥其无能,却不知这“残次品”专为训练新军,免生哗变。</br>

2. 种瓜得豆术</br>

唐长安西市胡商贩琉璃,故意摔碎次品。众人抢拾残片时,却不知真正珍宝早混入碎渣运出城门。智者自限,当如农夫留瘪种——失却眼前收获,保住来年良种。</br>

(案例) 民国实业家卢作孚经营船运,特留三艘旧轮不修。抗战爆发时,这些“废船”沉江阻敌,反成民族工业的丰碑。</br>

3. 逆水行舟计</br>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反对青苗法,自请外放杭州。表面看似保守,却在疏浚西湖时暗用新式测绘——以守旧之名,行改良之实。应对技术狂潮,当学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导。</br>

(案例) 日本茶道千利休造“侘寂”茶室,故意保留斧凿痕迹。这“不完美”的美学,反成抵御西洋器物侵蚀的精神盾牌。</br>

抱瓮智慧的千年余响</br>

南阳诸葛庐旁,今人复建“抱瓮亭”。石瓮内壁暗刻《便宜十六策》,水流冲刷百年,显出“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字样。原来那抱瓮老农的陶器裂纹,早被诸葛氏化作八阵图的河洛轨迹。</br>

列子仙去千年后,张岱夜航西湖,见渔翁仍以木桶汲水。问其故,答曰:“马达声噪,惊了湖心月。”归作《夜航船》,特将“机巧”篇置于卷末,附注:“抱瓮非愚,乃防心机如桔槔,汲尽天地灵气。”</br>

“桔槔汲水虽轻巧,哪及抱瓮见本真?</br>

留得三分拙意在,不教机心染红尘。</br>

这自限其能的智慧,恰似古琴‘无声胜有声’——</br>

弦停韵未绝,大道在其中。”</br>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