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搭扣扣上的瞬间,顾承砚后颈的薄汗被冷风一激,顺着脊椎滚进衣领。</br>
沈清澜的声音像浸了冰水的银针,刺破了厂房里凝滞的烟雾:“林芷兰当年被误认为牺牲,其实只是假死脱身。她的任务远未结束。”</br>
苏若雪腕间的翡翠镯子“咔”地磕在铁皮柜边缘——这是她第一次在他面前露出如此慌乱的破绽。</br>
顾承砚瞥见她垂在身侧的手,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指节泛着病态的白,像极了十年前暴雨夜她蹲在染坊里,替他系被墨汁弄脏的领结时,发尾滴在青石板上的水珠。</br>
沈清澜拉开抽屉的动作很慢,木轴发出吱呀轻响,混着越来越近的警笛声,像根绷紧的弦。</br>
当那张泛黄的照片被推到两人面前时,顾承砚闻到了旧报纸特有的霉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木香——和苏若雪藏在妆匣底的那本《漱玉词》,翻页时飘出的味道一模一样。</br>
“这是民国十六年春拍的。”沈清澜的指尖点在照片边缘,“她那时刚接手顾氏在汉口的分庄,说要替老东家试块新染的月白绸子。”</br>
顾承砚的指腹擦过照片上林芷兰的轮廓。</br>
记忆里父亲总说,十年前那场大火后,顾家老夫人哭晕了三次,连最爱的翡翠念珠都摔碎了——可眼前这张照片里的女人,正侧头对身侧男子笑,鬓角的珍珠簪子闪着温润的光,哪里像将死之人?</br>
他的目光下移,定格在男子礼帽下的半张脸。</br>
太阳穴突突跳了两下——那是十年前在汇丰银行三楼密室里,他替原主去送请帖时见过的人。</br>
穿深灰西装,袖扣是墨玉雕的并蒂莲,当时正和松本商社的代表压低声音说“生丝配额”“法租界仓库”。</br>
“这个人是谁?”他的声音沉得像压了铅块。</br>
沈清澜的喉结动了动,厂房的白炽灯在她镜片上投下一片冷光,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情绪:“‘白鸦’早期资助人之一,代号‘夜枭’。”她伸手按住照片边角,指节因用力泛白,“三年前法租界码头爆炸案,他本该死在那船军火里。可上个月林芷兰的信里提了句‘夜枭在找霍夫曼’——”</br>
“砰!”</br>
厂房铁门被撞开的声响惊得苏若雪后退半步,顾承砚本能地将她护在身后。</br>
阿福的声音裹着风灌进来:“顾少!巡捕房的人说接到举报,说这儿藏着‘反日分子’!”</br>
沈清澜突然抓起照片塞进顾承砚手里,动作快得像道影子。</br>
顾承砚触到她掌心的薄茧——和苏若雪管账时握算盘的茧子位置一模一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