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并没有像在紫禁城或者颐和园时对臣工表现得威严凛然,反而摆出了一副家中老太太的和煦模样,先是让从北京就随驾而来的太监总管崔玉贵给在场年纪最大的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王文韶搬了椅子让其坐下,感慨地说“王大人七旬高龄,骤逢大乱,徒步追驾到怀来,全程随行,掌管财政与人事,协调地方供给,堪称老成谋国”。</br>
王文韶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向慈禧躬身道,“都是臣子分内之事”。</br>
“唉,想当时,你还在路上迈着老腿一步步往哀家和皇帝这边赶的时候,我们娘俩都只能裹床农家的破棉被,还有小贵子,给我们娘俩找来甘蔗解渴,自己去喝马尿。当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若非先有吴永献粥,后有王大人来随驾,我老太太真的是死了的心都有了”。</br>
在场众人赶紧下跪自责,被点名夸奖的当时的怀来知县、此刻的前路粮台会办吴永更是磕头连连,道“老佛爷和皇上洪福齐天,神佛护佑,前有义民一路从德胜门赶至山沟护驾,后有岑大人率兵几千里自甘肃驰援,官绅一体、兵民同心,吴永只是适逢其会,与天下百姓共卫大清”。</br>
慈禧让各人起来,缓缓道,“是啊,官绅一体,兵民同心。吴大人说得好啊。可是,我怎么听说有人不待见那个丫头,还有岑大人身旁那个帮办呢?”。</br>
甘肃布政使岑春煊抵太原后任“前路粮台督办”,负责筹措粮草、整顿护驾军队,深得慈禧信任,此时排众站了出来道,“义商王月童、义绅董存山(王月生的堂妹王月蒙的丈夫,跟王月蒙一起在北京延庆大山中迎到了最困顿无依的慈禧逃难一行人)一路谨慎当差,衷心报国,毁家纾难,青史罕见。臣正准备为此二人讨封,不知何人不待见此二人?”</br>
慈禧挥手让他退下,道“岑大人,咱们一路颠沛流离,同甘共苦,很多心酸不为外人道,有些人不知道其中关节,并不奇怪。我承蒙丫头(指王月蒙)一路照顾,岑大人也说过,一路粮草军需都由那二人赞襄捐助。板荡识诚臣,哀家也没什么能给他们的,就请诸位大人赏他们个全身而退可好?”</br>
众人一听,老太太这话头不对啊,立即跪倒一片,连称“老佛爷明鉴,王家兄妹和夫婿间关万里勤王护驾,劳苦功高,公道自在人心”。更有武卫左军统领马玉昆之前率残部护送慈禧自京至太原,整编地方团练,保障沿途安全,颇得王月童和董存山二人事先准备的粮秣供应,才让他和部下供应充足、士气大振,有效完成了慈禧交办的任务,得了不少奖励。而且这二人身上没有功名,也不想在官场厮混,跟自己只有帮助,没有威胁。此刻见慈禧发了女人性子,急忙跳出来扬言要跟嚼老婆舌头的人兵器上相见。</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请大家收藏:()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