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取案上金锭示之:「观此金锭,历经千年,色犹夺目,熔铸百变,质不损分毫。某尝遍历诸国,见印度用卢比,土耳其行皮阿斯特,皆随通胀而贬,唯黄金白银,无论何国何代,皆为硬通货。昔年西班牙殖民者于美洲得巨金,运回欧陆,致使物价飞涨,史称『价格革命』,然当时威尼斯之珠宝商、阿姆斯特丹之金银匠,所持贵重金属,反因币贬而值升。此犹烈火炼真金,火愈烈而金愈纯,非朽木败絮可比也。」</br>
王公展西洋舆图曰:「西人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论地租曰:『土地之值,基于位置与肥力。优渥之地,如伦敦泰晤士河畔、巴黎塞纳河边,人争欲得之,虽货币贬值,其价必涨。』某曾见纽约曼哈顿岛,百年前不过荒野,今为世界商埠,地价随美元之贬而扶摇直上,此非『地以稀为贵』耶?又若股分公司之良者,如荷兰东印度公司、今之汇丰银行,其股票虽随市波动,然长远观之,当货币增发时,公司盈利以货币计必增,股价亦随之涨,譬如大树盘根,虽风雨飘摇,其干愈壮。」</br>
后生又问:「然今之世人多持纸币,谓其便利,何独重资产耶?」</br>
第三章 币资之辨:浮沙与磐石</br>
张公叹曰:「纸币者,信用之符号也,其值在信,信失则值亡。宋交子、会子,元之宝钞,明之大明宝钞,初行时皆称便,然终因滥发而废。《宋史·食货志》载:『交子之法,以三年为一界,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然神宗时,陕西用兵,增发行数,界率增造,以给军费,而价值遂贱。』当是时,交子一贯,仅值铁钱数百,而成都田宅,价反倍涨。此非纸币如浮沙,资产如磐石耶?」</br>
李公击案曰:「某忆光绪年间,清庭铸铜元,初重七钱二分,后减至三钱,再至一钱,民间谓之『鬼票』,物价腾跃,米价月涨三成。然山西票号、徽商大贾,皆以田宅、盐引、茶票为资,虽币贱而资不贱。近世欧战,德国马克贬值,一美元曾兑四万亿马克,柏林市民持巨钞购面包,然西门子公司之股票、汉堡港之仓库,其价以美元计,反增千倍。此犹舟行沙渚,舟中沙愈多则舟愈沉,而弃沙抱石者,反得浮于水面。」</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杂论对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