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杂论对话

关灯
护眼
第204章 存在,可以不用,不能没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存在论衡:太虚观三老解惑录</br>

卷一 玄门叩问:存在之本体论</br>

时维戊申,秋气肃杀。太虚观主青岚子、访客白石生、门人绛雪生会于松涛阁。忽有玄衣客叩门而入,长揖曰:"晚生尝闻''存在即影响'',然观夫清末之局,北洋水师徒具其名,终致甲午溃败,此非存在虚妄欤?又见今之豪商,或凭祖荫而致通显,或借虚名以惑众听,存在之实虚,果何判耶?"</br>

青岚子抚尘而笑,指庭中古柏曰:"客见此柏乎?其干参天,其根入地,使无深根,岂能经千年风雨?《老子》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存在之于万物,犹根之于树。清末水师之败,非存在之过,乃存在虚实之辨未明耳。昔商鞅立木于咸阳,三丈之木,非有奇能,然''徙者予金''之令出,而秦民信之,此非木之存在,乃信赖之存在也。"</br>

白石生援琴和之曰:"观主之言,深得《道德经》奥理。夫存在之为物,岂独形体哉?班超持汉节定西域,节旄虽敝,而三十六国莫敢不服,此何为者?汉家天威之存在,寄于一节也。若夫北洋水师,铁甲虽具,而弹药亏虚,将士懈惰,譬如画饼充饥,刻舟求剑,其存在犹虚无也。西哲黑格尔谓''存在即合理'',然合理者,非谓形体之存,实谓规律之存耳。"</br>

绛雪生进曰:"师长之论,令晚生豁然。昔者楚灵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岂腰之存在为祸耶?实君上之好恶,使存在之价值异也。今之学者谓''存在决定意识'',与吾国道家''道法自然''之旨,殆相类也。试观商君变法,徙木立信,非木之重,乃信之重;班超持节,非节之贵,乃汉之贵。存在之要,在于其载道之实,而非形质之华。"</br>

玄衣客再拜曰:"请问诸公,存在之于个人,当若何构建?"青岚子指案上铜鼎曰:"此周鼎也,历三千年而不毁,非独铜铁之坚,实乃文化之魂存焉。个人之存在,犹鼎之有铭,器之有魂。陶朱公三散千金,而商道传世,此非财富之存,乃智慧之存也。今之世人,或饰虚名以欺世,犹以画皮为衣冠,以胶漆为舟楫,其倾覆也必速。"</br>

卷二 实虚之辨:存在之影响论</br>

白石生击节而歌:"南山有杞,北山有李,存在之义,在彼在此。"乃谓玄衣客曰:"客疑存在之虚实,试观水之于舟:方其平流,则舟行若飞;及其涸涩,则胶舟难动。存在之于影响,犹水之于舟,气之于风。《孙子兵法》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者,存在之实也;待敌者,影响之机也。清末之败,在于''不可胜''之存在未立,而欲求胜敌,犹缘木求鱼也。"</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