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杂论对话

关灯
护眼
第208章 革命周而复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革命循环论·五老对谈录</br>

序章·桑下问难</br>

崇祯十七年暮春,金陵朱雀航畔,五老围坐桑下。时李自成破北京,清兵叩山海关,天下大乱。有少年捧《周易》问:"《革卦》云''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然秦末、汉末、唐末革命迭起,何天道循环若斯?愿闻长者解惑。"</br>

东首白须翁抚膝长叹,指桑椹落处曰:"此非桑椹落地,乃天道示警也。吾等试以古今典籍,析革命之由。"</br>

第一老·史迁翁论势:革命因乎民生匮乏</br>

少年问:"昔陈涉辍耕垄上,叹''苟富贵,无相忘'',卒揭竿而起。此非匹夫一怒耶,何以成革命大势?"</br>

史迁翁抚《史记》曰:"汝读《陈涉世家》,当知''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此非陈涉欲革命,乃秦法逼民革命也。《汉书·食货志》记秦''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是故''天下苦秦久矣''。吾尝见万历间河南饥民,剥树皮为食,官府犹催辽饷,此与秦末何异?"</br>

南首苍髯翁接曰:"秦亡汉兴,文帝行''与民休息'',然武帝穷兵黩武,至宣帝时''流民过半''。《盐铁论》载贤良文学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王莽篡汉之由也。吾藏建武年间竹简,记赤眉军掘皇陵,所过之处,百姓争献麦饭,非赤眉仁厚,乃民怨积久耳。"</br>

少年疑:"光武中兴,天下大治,何以汉末复有黄巾?"</br>

史迁翁击节:"善问!《后汉书·仲长统传》言:''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灵帝时,宦官卖官,''公千万,卿五百万'',河内王符作《潜夫论》叹:''万民饥寒,朝廷方隆祭祀,修宫室''——此所谓''国恒以弱灭,而汉以强亡''者,非强亡,乃强而忘民也。唐天宝间,玄宗''视金帛如粪壤'',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史之乱,实百姓借胡兵以反唐也。"</br>

西首矍铄翁插言:"吾曾见洪武元年户帖,太祖诏''耕者有其田'',然宣德间江南巡抚周忱奏:''豪户占田万亩,贫者无寸土''。至崇祯时,福王封田二万顷,河南''野无青草,村无炊烟'',李自成入豫,百姓''迎闯王,不纳粮''——此非闯王有德,乃明廷自革其命也。"</br>

第二老·横渠翁论理:革命本乎天道循环</br>

少年问:"《周易》言''穷则变,变则通'',然何穷者必变?"</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