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杂论对话

关灯
护眼
第209章 天命广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园叟抚摸栏杆长叹道:“问得好!天命的显现,常在物情相互感应,就像草木的荣枯,根本在于土壤肥瘠,与善恶无关。桀纣之时,赋税徭役无度,百姓如同干旱的禾苗盼望雨水,汤武吊民伐罪,如同春风解冻,不是汤武能改变天命,而是桀纣自己违背物理——就像秋深树叶飘落,不是风的摧残,而是阴气到来叶子必然凋零;冬尽冰雪融化,不是太阳炙烤,而是阳气上升冰冻必然消解。《商君书·画策》说‘世事变化,施行的道就不同’,世势就是天命的痕迹,民心就是天命的镜子。”(比喻:旱苗盼雨、秋木落叶、冬冰融化)</br>

指着亭下石渠说:“这条水渠开凿于汉代,历代修整,水流畅通则百姓得利,淤塞则百姓遭灾。王莽篡汉,托古改制,如同堵塞水渠却求水流通畅;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如同决堤却希望农田丰收:都是违背物理的行为。唐太宗疏浚漕运、减轻徭役,如同疏通水渠导流;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如同加固堤防防止溃决:都是顺应物理的举措。所以‘天道无亲’不是说天没有情感,而是物理不偏私,就像行船的人遇到狂风必然翻船,渡河的人踏入深渊必然溺亡,不是风渊与人有仇,是势理使然。”(比喻:石渠通塞、壅渠求通、浚渠导流)</br>

于是讲述史事:“从前周文王在羑里推演《周易》,观察天文以考察时势变化,知道天命在‘势’不在‘鼎’;诸葛亮治理蜀地,依据《禹贡》筹划农业与战争,知道天命在人不在神。秦朝修筑长城,凭借阴山的险要,是顺应天命;隋朝开凿运河,沿着淮泗的流向,是顺应天命;明朝修建故宫,模仿紫微垣的星象,是顺应天命。如果秦始皇寻求仙药、梁武帝信奉佛教,这是用个人欲望干扰物理,如同让石渠逆流、南山北走,怎么可能做到?《淮南子·览冥》说‘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清楚’,顺应天命就是这样。”(比喻:文王演《易》、武侯治蜀、历代筑城)</br>

第三论:天命与人力——可逆之辨:非不能也,实难也</br>

少年反驳道:“您曾说‘天命如同江河不可逆转’,但大禹疏浚九河,筑堤堵塞黄河,使洪波驯服;如今的水利工程,筑坝截流,变水害为水利,这不是改变天命吗?而且听说西方人计划引尼罗河水灌溉撒哈拉,虽然没有成功,也可见人力有所作为。难道天命真的不可改变吗?”</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杂论对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