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杂论对话

关灯
护眼
第212章 折腾与求稳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几天后,乙生在东篱下见到甲翁,见他正摊开《商君书》和《盐铁论》一同研读,庭院中还放置着计时的沙漏,便上前说道)</br>

乙生:前日承蒙先生教诲穷困与通达的道理,我昨夜读《商君书》中"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一句,忽然有所思考——先生之前所说的"穷求折腾",这道理是否也适用于变法之士?又听说西方人常讲"风险与机遇并存",这似乎与"富求稳"的说法有所矛盾,希望先生再为我解惑。</br>

甲翁放下书卷笑道:你能触类旁通,很好!这"折腾"并非盲目行动,实在是身处困局时寻求改变的道理,这道理不仅适用于平民百姓,更体现在治国理政之中。从前商鞅在秦国为相,徙木立信,废除井田制、开辟阡陌,这难道不是对旧制度的折腾吗?但《商君书·更法》中说:"前代的教化各不相同,应当效法哪一代的古法呢?历代帝王的制度并不重复,应当遵循哪一朝的礼制呢?"这正是用折腾来打破衰败腐朽的困局。更有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群臣纷纷劝阻,赵王说:"如今我要推行胡服骑射来教导百姓,世人却非议我,该怎么办?"这也是在服饰与军事上的折腾,最终使赵国称雄于三晋之地。至于墨翟,生逢乱世,反对儒家礼制,创立"兼爱非攻"的学说,率领弟子奔波于列国之间阻止楚国攻打宋国,这难道不是用折腾来追求天下安定吗?这三个人都明白,固守旧制就像抱着腐朽的木头渡河,不折腾就会国破家亡,就像:</br>

- 悬崖上的孤松:太行山脉的深谷中有松树生长在危岩之上,石缝之间仅有寸许泥土,云雾终日环绕山腰。它的根须必须在岩隙深处折腾,如同铁爪抠入青天,才能得到点滴泉脉;它的枝桠必须在狂风中折腾,向东南倾斜了三百年,避开西北的凛冽寒风千回百转,才能得到半寸阳光。如果安于石缝而不折腾,早已被崖间的冰霰冻裂树皮,连山雀衔来的种子也会嘲笑它僵如枯骨。</br>

- 荒原上的孤狼:漠北连年遭受旱魃侵袭,野草枯黄如燃烧过的柴薪,狼群分散成单骑。有一匹狼独行于戈壁之中,看到水洼龟裂如甲骨,便在沙丘之间折腾,前爪刨开三尺烫沙,用鼻息嗅得湿土的气息;遇到野驴奔过,必定追逐它们的踪迹百里,即使舌头垂落如深红色的幡旗,仍咬紧牙关追至绿洲。如果守着枯井而不折腾,等到朔风卷雪之时,早已成为冻僵的实体,供秃鹫啄食眼窝。</br>

- 寒江上的独舟:黄河发生凌汛之时,冰排如山般压向岸边,有位船夫独自驾着扁舟。船桨击打冰块如碎玉般作响,左舷避开棱角分明的冰棱,右舷挡住旋转的冰涡,船头在冰缝开合处折腾,若稍有迟缓就会被巨冰夹碎。夜晚宿于冰窟之中,用斧头凿开船周的坚冰,水声叮咚如同捣砧,折腾到天明才能前进寸许。这并非喜好冒险,实在是江神索命之际,不折腾就会让舟中的粟米与<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骨一同沉入河伯的府第。</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