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杂论对话

关灯
护眼
第215章 构建勉思考系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二、系统构建基石:从习惯养成到环境设计</br>

苏晴(转向赵建国):“赵总从车间工人做到制造业巨头,最懂流程化管理。构建‘免思考系统’的第一步,该从哪里入手?”</br>

赵建国(从工装口袋掏出磨损的笔记本,内页画满流程图):“我当学徒时,师傅教的第一句话是‘把扳手挂在第三个挂钩上,因为抬手就能拿到’。现在我们厂的智能车间,机械臂的抓取路径都用算法优化过,零件摆放位置精确到毫米级——工人不用思考‘下一步该拿什么’,流水线会‘喂’到你手边。这让我想起老家砌墙的泥瓦匠,他们每天开工前会把砖块按‘大面朝上、纹路对齐’的规则码放,看似费时,其实砌墙时每块砖拿起来就能用,比随拿随找快40%。构建系统的第一步是‘物理环境结构化’,就像把电脑桌面的文件分类放进不同文件夹,找起来才不费脑。我现在的书房,常用的钢笔放在左手边抽屉的第一个格子,墨水放在第二个格子,连裁纸刀的刀刃朝向都固定向右——这些‘无意识动作’每天能省出23分钟。”</br>

周弈(从公文包拿出个神经科学模型):“赵总说的是‘环境锚定’,从神经学看,这是在构建‘习惯回路’。我们大脑的基底神经节就像自动导航系统,当重复某个动作21次以上,神经突触会形成固定连接。我有个病人是强迫症患者,后来我们让他把‘洗手’行为标准化:必须用38℃的水,按压泵头2.5次(因为一次不够,两次太多),搓洗时间设定为唱完《生日快乐歌》的时长。三个月后,他洗手的强迫行为减少了76%,因为大脑把它识别为‘自动程序’,不再触发焦虑反应。这就像给大脑装‘快捷方式’,比如我每天晨跑前,会把运动鞋放在卧室门口的固定位置,袜子套在鞋里,看到它们就自然启动跑步程序——这比‘我应该去跑步’的自我说服效率高8倍。”</b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br>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杂论对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