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跨维应用:当火箭工程师与寿司师傅共享同一种思维</br>
苏哲(转向林墨):“建筑设计常被视为艺术与经验的结合,林墨总如何在美学领域应用第一性原理?”</br>
林墨(展开平板电脑上的悬浮桥设计图):“去年设计黄浦江悬浮桥时,甲方要求‘像飘带一样轻盈’,传统做法会用悬索结构。但我们问‘桥梁的本质是力的传递,为什么必须依赖桥墩?’后来从蜘蛛网的力学分布中获得灵感——蜘蛛丝的抗拉强度是钢的5倍,我们用碳纤维编织成‘网骨架’,桥面重量通过节点分散到网丝,最终实现800米跨度无桥墩。这让我想起隈研吾设计长城脚下的竹屋:别人认为竹子是装饰材料,他却研究‘竹纤维的抗压强度’,把竹子做成承重柱,直径15厘米的竹柱能撑起3层屋顶。第一性原理在建筑里是‘材料本质论’——就像安藤忠雄用清水混凝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发现混凝土浇筑后的模板痕迹,能呈现材料最本真的质感。我们事务所设计的‘呼吸幕墙’,没沿用空调系统,而是问‘室内通风的本质是空气对流,如何利用建筑形态引导气流?’最后通过双曲面外墙的风洞效应,让自然风贯穿整栋大楼,能耗降低78%。”</br>
李昂(敲击桌面的金属纹路):“这和我们造火箭的思路惊人相似。SpaceX回收火箭时,专家说‘火箭坠落速度太快,无法回收’,但马斯克问‘火箭的本质是飞行器,为什么不能像飞机一样降落?’他们计算出推进剂消耗与重力加速度的平衡点,用栅格翼控制姿态,最终让火箭垂直落地。这就像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捏寿司:外人看是手艺,内里是‘米粒与醋的比例、鱼肉纤维的走向、捏握的压力’这些物理化学原理。我参观过他的厨房,发现他连拧毛巾的力度都有讲究——毛巾湿度会影响握寿司时的摩擦力。第一性原理让不同领域的顶尖者共享同一种思维代码,就像达芬奇既是画家又是工程师,因为他看透了‘光影与力学都是自然规律的表达’。”</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杂论对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