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英殿

关灯
护眼
第95章 西凉亭永乐大阅兵 阔滦海鞑靼小逃亡(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早朝的众臣早听说了昨天发生的事,几句劝阻的话就招来牢狱之灾和杀身之祸,所以,一些有着琐事细事要上奏的人也都不再急着上奏了,朝堂之上噤若寒蝉。正如杨荣所言,大家都不说话永乐的气就更大了。</br>

“天下之大,水旱之虞,万民之重,竟无一人心尝系之?”永乐拍着须弥座嚷嚷。 还是没人说话。与其说话得罪倒不如大家一并沉默,天塌下来众人一起顶着好了。部院堂官中孤零零的只有一个吕震,身膺四部,责权最重,他若不说话,说不定皇上的“火” 马上就烧到他了。说甚呢,他猜度着皇上的心思,把昨日之事明告众人,也就免了私底下 议论纷纷,风言风语了。</br>

于是,吕震不得不出班道:“阿鲁台嚣张跋扈,狡诈阴险,近年来时常邀夺行旅,陷 我边镇,构起兵端,几成大明心腹之大患。皇上不避风沙,拟御驾亲征,使强虏灰飞烟灭, 别部蛮夷从此亦不敢造次。一些部院堂官竟不能深解皇上亲征之意,多方阻拦,危言耸听, 甚者还以自缢相威胁,为臣都不能忍,何况皇上?故加罪罪臣,以明刑典。臣建议皇上覆实天下粮秣,调集兵马,不日间奏凯沙漠。”</br>

“臣也赞同吕尚书之言。”是兵科都给事中倪俊尖利的声音,“沿海倭患疥癣之疾, 沙漠不靖心腹之患。天威浩荡,六师毕出,群山低头,大漠让路。走的是气势,扬的是国威,岂止鞑靼,蛮夷番邦焉能不震?”倪俊在兵科多年了,难道看不出阿鲁台的强弩之末吗?一番违心的话说出来,附和吕震,却没人回应,殿内又是长久的沉寂。</br>

模棱两可、或可或不可的,首鼠两端、事不关己的人是绝大多数。一锥子扎不出血, 三脚踢不出一个屁,永乐心躁手痒,恨不能抓起个什么砸向群臣,可他不能与所有人为敌! 他左右看看,实在无奈,使劲压着火气,也不管别人怎么想了,遂作出了自己的主张。命 还在巡行或已回京的官员领受新旨:“户部左侍郎古朴自即日起率部吏查勘两京及天下库 藏历年出纳;吏部左侍郎师逵率部吏及工部所司分往山东、山西、河南、顺天及应天五府, 滁州、和州、徐州等地督造粮车;工部发北京近畿府县丁壮挽运,期明年二月在宣府会集。”</br>

他稍事停顿,又扫了一眼群臣,“还有什么要告朕吗?”</br>

偌大的殿堂依然鸦雀无声,永乐的问是给未言的人一个机会,都不说话,那好,他挟着余怒未消的情绪,再一次下旨,“言事及差遣者各回衙议事,武臣退去,文臣一语不发者都去午门外跪着,清醒清醒,不给朕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别出宫了。”说罢拂袖而去。</br>

忙碌了一年,本该到了新春喜庆的时候,可今年的岁末,因着君臣之争,因着皇上的 狂躁,举朝上下都没有一点喜庆的气氛。老天爷也来凑趣,连着十几天阴阴沉沉,冰冰冷冷,正月十五的鳌山灯也不弄了。</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