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建从光点处拉起皮尺,一直拉到透镜的位置,轻轻止住,然后回头对鲁有林说道:</br>
“爱卿,你看,这个点到透镜的位置,就是这枚透镜的焦距。”</br>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耐心,仿佛在给学生讲解知识,很认真很有耐心。</br>
接着,朱有建又取来另一枚相对更凸的透镜,用同样的方法放置好,再次测量。</br>
这次的焦距明显短了许多,但同样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焦点。</br>
他量过距离后,转向鲁有林,微微一笑:</br>
“爱卿,这便是测量焦距的方法。至于计算放大倍数,也很简单。你只需用物镜的焦距除以目镜的焦距,得出的数字就是放大倍数。”</br>
鲁有林听得目不转睛,心中比划了一番后,眼中满是钦佩:</br>
“圣上果然博学多才,奴才受教了!”</br>
朱有建微微摆手,继续说道:</br>
“其实,两枚凸透镜也可以制作远望镜,而且在同样长度的镜筒下,放大倍数会更高。</br>
至于成像倒立的问题,也有解决的办法。你只需在目镜后面再放一枚焦距短的凸透镜,就可以将景色正过来。”</br>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生怕鲁有林不明白。</br>
鲁有林听了,眼睛一亮,心中豁然开朗:</br>
“原来如此!圣上这一说,奴才就明白了。这方法果然巧妙,奴才这就去试试!”</br>
朱有建微微一笑,心中却在想:</br>
知识本就该如此分享,只有让更多人明白,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br>
“鲁爱卿啊,很多事物需要打破前人的思维,敢于推翻前人的定论,才能发现更多的真理!”</br>
鲁有林微微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一丝明悟,拱手道:</br>
“圣上,奴才明白了!不要囿于前人留下的知识,奴才受益匪浅,多谢圣上不吝赐教。”</br>
他眼神中透着几分兴奋,仿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尝试。</br>
卢大匠拿着一只成品远望筒,举到眼前,向远处望去。他的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惊叹:</br>
“这玩意儿可真是神奇!远处的东西一下子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简直跟近在眼前似的!”</br>
他兴奋地转动着远望筒,仿佛发现了新大陆。</br>
陈大匠则在一旁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转向朱有建,问道:</br>
“圣上,这玩意儿是不是可以放在连珠铳上?这样的话,对于目标确认会更加客观,射击的精准度也能大大提升。”</br>
朱有建听了,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惊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