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堪破三千世相

关灯
护眼
第6章 赌鬼醉斥儿不孝 实惧债主上门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骰子凉,酒壶空,倚门犹作狮子吼。</br>

忽闻巷口脚步近,忙推幼子挡门栊。</br>

酒气裹挟的黄昏</br>

酉时三刻,福寿巷飘起炊烟,张老三踉跄着撞开自家门板。他左手拎着空酒壶,右手攥着半截骰子,衣襟沾满赌坊的霉味。十岁的栓柱缩在灶台后添柴,火星溅到手背也不敢吭声。</br>

“逆子!”张老三一脚踢翻陶罐,腌菜汁泼湿门联“家和万事兴”,“老子在外拼死拼活,你连口热饭都做不熟?”栓柱盯着满地咸菜,恍惚想起上月娘亲临终前的话:“你爹若骂你,其实是骂他自己……”</br>

巷口忽传来木屐声,张老三浑身一颤,酒醒三分。他猛地揪起栓柱按在门闩前:“就说老子去城南贩布了!”自己却翻窗钻入柴垛,惊飞一窝麻雀。</br>

骰子里的父子债</br>

这场闹剧传到城隍庙时,卖炊饼的武大郎正跟人唠闲话:“张老三这赌瘾,得从他爹那辈说起。”</br>

二十年前,张家还是绸缎庄大户。张老太爷在赌坊豪掷千金,输掉半条街铺面。临终前攥着孙儿栓柱的手:“千万莫学你爹……”话音未落,张老三抢过药碗摔碎:“老东西还有脸说教!”</br>

如今这幕重演,栓柱蜷在门后听债主踹门:“父债子还天经地义!”少年忽然明白,祖父当年为何宁死不肯咽气——那是对儿孙的最后一点愧怍。</br>

赌局外的照妖镜</br>

这场景让当铺朝奉想起《聊斋志异》里的《赌符》。老道士赠赌徒灵符,实则让其看清赌局幻象。蒲松龄叹道:“世人皆见骰子转,不见转骰即转命。”</br>

更绝的是《水浒传》里杨志卖刀的桥段。泼皮牛二非要试“杀人不见血”,杨志被逼动手后,围观百姓却指摘他凶残。施耐庵写得辛辣:“看客们骂的是杨志,惧的是自己心底的恶念。”</br>

就连《红楼梦》也暗藏此理。贾瑞照风月宝鉴时,偏要看正面美人,不看背面骷髅。曹雪芹早有警示:“不敢直面己过者,终将被心魔噬尽。”</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