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路引原为清廷盐务凭证,1900年因《中法滇越铁路章程》沦为殖民工具,需蒙自关道署汉文朱印+法国领事馆法文火漆。每月限购盐引300张,超购者以“走私”论处,实际90%被法商包揽转卖。者黑嫫所持“引票”边缘印小字:“此引兼允法军征用驮畜及役夫”——马队实为殖民物流的“合法苦力”。</br>
该笔盐税名义为“资助云南新政”,实则70%汇入巴黎东方汇理银行,30%贿赂庆亲王奕匡。拒缴者由法国滇越铁路护路队(越南雇佣兵)拘押,在芷村水牢逼缴“逾期罚金”(日息10%)。税票以越南棉纸印制,遇滇南湿气霉变即作废,迫使马队反复重缴。</br>
税吏头目掏出镀铬手枪,枪柄刻着越南东山铜的标记:“者黑头人,上个月你帮冷泉驿的盐商夹带私盐,该补交‘漏税罚金’了。”他身后的仓库里,成捆的盐包正被泼上红土伪装成烟土,墙角铁箱里堆满印着“英商怡和洋行”的铜钮扣——那是法国人用来走私军火的暗桩。</br>
王月生在后世查到的历史记录显示,1902年法国人垄断云南烟草出口,至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云南烟农自杀率冠绝全国,倮倮族史诗《阿诗玛》中新增“黑烟鬼”章节。1900-1911年云南盐税60%偿付法资债务,《清史稿》载:“滇民淡食,析骨为盐” 。</br>
马队抵虹溪“安兴洋行”烟棚交货,越南苦力以骨瘦如柴的肩背卸盐,监工用法语咒骂:“快点,你们这些云南骡子!”。不远处,税吏将查获的私盐倒入煮烟膏的大铁锅,乳白卤水沸腾间,腾起的烟雾竟凝成血红色。</br>
进了虹溪镇,就是主街“双面街”。北段汉彝街的青石板路两侧挤满汉式木构骑楼,招牌却用彝文书写——“阿着底酒坊”、“荞面铺”,檐下挂满金元烟品种的烟叶束和红糖砖,空气中甜腻与焦苦交织。</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请大家收藏:()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